这几年身边常常有同事或朋友想作电商:有想开淘宝小店的,有实体厂家想入驻天猫的,常常来咨询个人意见。我对他们的回复都是:不要轻易尝试,这里水很深。不少人不理解,我就说你先弄清楚三个问题:你对电商真实环境了解多少?你打算投入多少资金?你的产品有什么优点?(备注:不少人所谓的电商就是指淘宝,因此本文也以淘宝系来表明狭义的电商)。网络
大部分人的思惟还停留在"电商是低成本创业,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开张"的状态。或许是看多了淘宝上白手起家的案例,总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前赴后继的杀入淘宝。身处电商圈,目击了太多失败的例子,有时我甚至怀疑网络上那些所谓的成功故事是否是别有用心的人杜撰出来营造氛围的。学习
下面分享我经历过的三个案例。spa
2010年时,一个银行的小领导钱多人闲,想作电商,托人找到我聊聊,由于是初次见面,我不能说太多负面的东西,就从行业大势聊到电商数据,从淘宝运营聊到排名分析,听得这位领导热血沸腾,打算大干一场。最后我提醒他谨慎入局,仍是再了解一下,等熟悉了再作也不迟。一周后据说他花十万块钱买了一堆箱包,找了一我的开个淘宝店,再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产品
2011年,一家传统品牌要作电商,刚开好天猫店,那时我恰好换工做,就去了那里。那家公司有稳定的线下渠道,是家族企业,三个兄弟负责,没有一我的了解过电商, 只是感受别人都开了,本身也想试一下。当时天猫仍是1万6的开店成本,想着没有资金压力,就随便去尝试一下。在经营过程当中,没有一分钱的推广预算,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线下渠道投拆不断,线上业绩几乎为零,很快,就失去了信心,再遇上天猫提高入驻门槛,而后就关掉了商城。电商
2012年我作电商培训时,遇到一个女学员,她毕业二年,一直在办公室干着没有多少意思的工做,后来接触了淘宝,看了很多成功的故事,因而毅然辞去工做,全力作淘宝店。没有货源,靠代销;没有资金推广,靠发贴;不懂运营,靠看贴。来到咱们这里,也是想学习一些淘宝的运营技术,她给咱们说她所有身家只有几百元。虽然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她历来没有放弃过本身的梦想,但愿咱们能免费给他培训(咱们的培训是收费的)。我很感动,后来拒绝了她。淘宝
这让我想起来中国梦想秀中有一期来了一个河南新乡的小吃学校的校长。他的梦想是上春晚,并为此折腾的全家鸡飞狗跳的,几乎众叛亲离。梦想团的潘长江直接告诉他:你上不了春晚,后来他的得票只有几十票,应该是全部期中得票最低的选手。虽然潘长江,周立波这些人扼杀了他的梦想,但对他来讲,或许是最好的结局。这也是我拒绝那个女学生的理由。并非每一个梦想都是值得去追求的,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作淘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个世界上历来不缺乏努力的人,但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努力谁都会,方向定错,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不少局外人并不知道,电商的门槛已经高到了通常人没法想象的地步。im
再分享一些电商圈内人都了解的数据:淘宝上600万以上的卖家,真正能赚钱的淘宝店不足30万,5%的比例。天猫商城,6万以上的商家,不亏本的,10%都不到,去年双十一当天,1%的商家占了50%以上的交易额,前10%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额。技术
每一个人都认为本身是能成功的,而事实上,成功的人老是少数。数据
成功者的故事总会被放到镁光灯下无限放大,失败者总会被冷落与遗忘。咱们从正规媒体渠道看到的通常都是成功,一片和谐社会欣欣向荣到处商机的局面,孰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创业
有很多人,怀惴梦想与但愿,一头扎进淘宝,通过几个月甚至一二年的坚持以后发现:一入电商深似海,今后梦想(幸福,前途,健康,生活,财富...)成路人。
也有很多企业,不甘于原有市场被蚕食,再加上双十一的刺激,认为电商是行业大势,主动或被动的入了局,慢慢的陷入进退二难的境地,而事实上,市场需求并无变,变的是本身上了一条不熟悉的渠道,低产出也在所不免的。
若是你是一个除了满腔热血以外一无全部的人,我建议你去其它行业试试,那里成功的几率或许比电商要高一些。
若是你经营着一家正常运转的实体企业,想更上一层楼,我建议你认真挖掘分析本身的企业优点,在本身熟悉的领域实现收益最大化。若是真的想进入电商,也要作好各方面的准备,把电商看成你的一条渠道,而不是救命稻草,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稳。
这就是我不支持朋友们盲目进入电商圈的缘由。文章转自:瑜米之伽http://www.yujia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