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ID

一:什么是UUID?前端

  UUID是128位全局惟一标识符(univeral unique identifier),一般用32位的一个字符串形式来表现。Python中自带UUID模块来进行UUID的生成和实现。node

  经过MAC地址、时间戳、命名空间、随机数、伪随机数来保证生成的id的惟一性,有着固定的大小(128bit位)。一般有32字节的字符串(十六进制)表示python

  它的惟一性和一致性特色,使得能够无需注册过程就能产生一个新的UUID,UUID能够被用做多种用途,既能够用力啊短期内标记一个对象,也能够可靠的辨别网络中的持久性对象。算法

二:UUID的做用数据库

  不少应用场景须要一个id,可是又不要求这个id 有具体的意义,仅仅用来标识一个对象。常见的用处有数据库表的id字段;用户session的key值;前端的各类UI库,由于它们一般须要动态建立各类UI元素,这些元素须要惟一的id, 这时候就须要使用UUID了。例如:一个网站在存储视频、图片等格式的文件时,这些文件的命名方式就能够采用 UUID生成的随机标识符,避免重名的出现。网络

三:UUID的使用session

UUID主要有五个算法,也就是五种方法来实现。分布式

python的uuid模块提供的UUID类和函数uuid1(),uuid3(),uuid4(),uuid5() 来生成1, 3, 4, 5各个版本的UUID ( 须要注意的是:python中没有uuid2()这个函数)。ide

  • uuid.uuid1(node clock_seq)
#   基于时间戳
#   使用主机ID, 序列号, 和当前时间来生成UUID, 可保证全球范围的惟一性.
#   但因为使用该方法生成的UUID中包含有主机的网络地址, 所以可能危及隐私.
#   该函数有两个参数, 若是 node 参数未指定, 系统将会自动调用 getnode() 函数来获取主机的硬件(mac)地址.
#   若是 clock_seq  参数未指定系统会使用一个随机产生的14位序列号来代替.
import uuid
print(uuid.uuid1())
  • uuid.uuid3(namespace, name)
#   经过计算名字和命名空间的MD5散列值获得,保证了同一命名空间中不一样名字的惟一性,
#   和不一样命名空间的惟一性,***但同一命名空间的同一名字生成相同的uuid****。
print(uuid.uuid3(uuid.NAMESPACE_URL,'python'))
print(uuid.uuid3(uuid.NAMESPACE_URL,'python'))
  • uuid.uuid4() : 基于随机数
#   经过随机数来生成UUID. 使用的是伪随机数有必定的重复几率.
print(uuid.uuid4())
  • uuid.uuid5(namespace, name)
#   经过计算命名空间和名字的SHA-1散列值来生成UUID, 算法与 uuid.uuid3() 相同
print(uuid.uuid5(uuid.NAMESPACE_URL,'python'))

注意:函数

1:Python中没有基于DCE的,因此uuid2能够忽略

2:uuid4存在几率性重复,有无映射性

3:若在Global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下,最好用uuid1

4:如有名字的惟一性要求,最好用uuid3或uuid5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