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射频识别?网络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能够经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创建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射频识别最重要的优势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没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而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状况下不到100毫秒。工具
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点不在于监测设备及环境状态,而在于“识别”。即经过主动识别进入到磁场识别范围内的物体来作相应的处理。RFID不是传感器,它主要经过标签对应的惟一ID号识别标志物。而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觉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觉到的信息,按必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余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知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对象
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及工做原理blog
一、射频识别系统组成产品
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标签、天线、阅读器。此外,还须要专门的应用系统对阅读器识别作相应处理。容器
图1 RFID系统按组成原理
1)标签:电子标签或称射频标签、应答器,由芯片及内置天线组成。芯片内保存有必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做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讯。反射
2)阅读器:读取或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标识信息连带标签上其它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im
3)天线: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接收装置。技术
二、射频识别系统运行原理
电子标签进入天线磁场后,若是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得到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图2 阅读器得到读写指令
图3 阅读器射频调制器将信号发送到天线
图4 天线询问标签
图5 天线将得到的标签信息回传
此外,按照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耦合方式,能够把它们之间的通讯分为:电感耦合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1)电感耦合:依据电磁感应定律,经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电感耦合方式通常适合于中、低频工做的近距离RFID系统。
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依据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发生反射,从而携带回相应的目标信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通常适合于高频、微波工做的远距离RFID系统。
通俗的理解,电感耦合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低频(LF)、中频(HF)波段,因为低频RFID系统的波长更长,能量相对较弱,所以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感应来读取信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主要应用在高频(HF)、超高频(UHF)波段,因为高频率的波长较短,能量较高。所以,阅读器天线能够向标签辐射电磁波,部分电磁波经标签调制后反射回阅读器天线,经解码之后发送到中央信息系统接收处理。
3、射频识别系统分类
目前,按照RFID系统使用的频率范围,可将RFID系统划分为四个应用频段: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
按照工做频率的不一样,RFID标签能够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一样种类。其中,LF和HF频段RFID电子标签通常采用电磁耦合原理(电磁感应),而UHF及微波频段的RFID通常采用电磁发射(电磁传播)原理。
一、低频射频标签
低频段射频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做频率范围为30kHz~300kHz。典型工做频率有125KHz和133KHz。低频标签通常为无源标签,其工做能量经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得到。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通常状况下小于1米。
典型应用: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
二、高频射频标签
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做频率通常为3MHz~30MHz。典型工做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因其工做原理与低频标签彻底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做,因此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但另外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通常划分,其工做频段又称为高频,因此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
高频标签通常也采用无源为主,其工做能量同低频标签同样,也是经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得到。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通常状况下也小于1米。
典型应用: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小区物业管理、大厦门禁系统等。
三、UHF、微波射频标签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其典型工做频率有433.92MHz、862(902)MHz~928MHz、2.45GHz、5.8GHz。
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做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通常大于1m,典型状况为4m~6m,最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通常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因为阅读距离的增长,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射频标签的状况,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时读取的需求。
典型应用:铁路车辆自动识别、集装箱识别,还可用于公路车辆识别与自动收费系统中。
4、RFID与物联网
RFID是物联网感知外界的的重要支撑技术。传感器能够监测感应到各类信息,但缺少对物品的标识能力,而RFID技术偏偏具备强大的标识物品能力。所以,对于物联网的发展,传感器和RFID二者缺一不可。
若是没有RFID对物体的识别能力,物联网将没法实现万物互联的最高理想。缺乏RFID技术的支撑,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另外一方面,因为RFID射频识别技术只能实现对磁场范围内的物体进行识别,其读写范围受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距离的影响。所以,提升RFID系统的感应能力,扩大RFID系统的覆盖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传感网较长的有效距离能很好的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将来实现RFID与传感网的融合将是一个必然方向。
就目前RFID的发展状况而言,在不少工业行业中已经实现了RFID与传感网络应用的初步融合,二者取长补短的互补优点正在深化物联网应用,它们的相互融合和系统集成必将极大地推进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应用前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