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计算机必看:内存、cup、主版总线频率的关系

 
 
内存的工做频率能够用CPU-Z查看
 
PU和内存频率关系Front Side Bus,简写为FSB,前端总线
 
什么是前端总线?不是超频的方法之一,也不是用来超频的。
 
咱们知道,电脑有许多配件,配件不一样,速度也就不一样。在286386和早期的486电脑里,CPU的速度不是过高,和内存保持同样的速度。后来随着CPU 速度的飞速提高,内存因为电气结构关系,没法象CPU那样提高很高的速度(就算如今内存达到400533,但跟CPU的几个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因而形成了内存和CPU之间出现了速度差别,这时就提出一个CPU的主频、倍频和外频的概念,外频顾名思义就是CPU外部的频率,也就是内存的频率,CPU以这个频率来与内存联系。CPU的主频就是CPU内部的实际运算速度,主频确定是比外频高的,高必定的倍数,这个数就是倍频。举个例子,你从电脑LJ堆里拣到一个被抛弃的INTEL 486 CPU,上面印着486 DX/2 66。这个486CPU的主频是66MHZDX/2表明是2倍频的,因而算出CPU的外频是33MZ,也就是内存的工做频率,这同时也是前端总线 FSB的频率。由于CPU是经过前端总线来与内存发生联系的,因此内存的工做频率(或者说外频也行)就是前端总线的频率。刚才这个LJ堆里的486 CPU,前端总线的频率就是33MZ。这样的前端总线结构一直延续到486以后的奔腾(俗话说的586)、奔腾2、奔腾3,例如一颗奔3 933MHZCPU,外频133,也就是说它的前端总线是133MHZ,内存工做频率也是133
 
到了奔腾4年代,内存和CPU的工做模式发生了改变,前端总线的概念也变得有些复杂。奔腾4 CPU采用了Quad Pumped4倍并发)技术,该技术可使系统总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送4次数据,也就是传输效率是原来的4倍,至关于用了4条原来的前端总线来和内存发生联系。在外频仍然是133MHZ的时候,前端总线的速度增长4倍变成了133X4=533MHZ,当外频升到200MHZ,前端总线变成 800MHZ,因此你会看到533前端总线的P4800前端总线的P4,就是这样来的。他们的实际外频只有133200,但因为人们保留了之前老的概念——前端总线就是外频,因此习惯了这样的叫法:533外频的P4800外频的P4。其实仍是叫533前端总线或533 FSBP4比较合适。
 
那内存的状况怎么样呢?外频不彻底等于前端总线了,那外频还等于内存的频率吗?内存发展到了DDR,跟原来相比,一个时钟周期内能够传送比原来多一倍的数据,DDR就是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意思就是双倍的数据传输速率。在133MHZ的外频下,DDR的传输速度是266,外频提升到200MHZ的时候,DDR的传输速度是 400DDR266的内存和DDR400的内存就是这个意思。
 
再看一下如今外频、内存频率、CPU的前端总线的的关系。在之前P3 的时候,133的外频,内存的频率就是133CPU的前端总线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如今P4CPU,在133的外频下,前端总线达到了 533MHZ,内存频率是266DDR266)。问题出现了,前端总线是CPU与内存发生联系的桥梁,P4这时候的前端总线达到533之高,而内存只有 266的速度,内存比CPU的前端总线慢了一半,理论上CPU有一半时间要等内存传数据过来才能处理数据,等于内存拖了CPU的后腿。这样的状况的确存在的,845848的主板就是这样。因而提出一个双通道内存的概念,两条内存使用两条通道一块儿工做,一块儿提供数据,等于速度又增长一倍,两条DDR266 就有266X2=533的速度,恰好是P4 CPU的前端总线速度,没有拖后腿的问题。外频提高到200的时候,CPU前端总线变为800,两条DDR400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传输速度也是800 了。因此要P4发挥好,必定要用双通道内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这个功能。但845848主板就没有内存双通道功能了。
 
刚才说的是INTEL P4FSB概念,它的对手AMDCPU有所不一样。
 
旧的462针脚的AMD CPU,采用ev6前端总线,至关于外频的两倍,也就是133外频时,AMD 462脚的CPUFSB266,使用DDR266内存和他搭配就刚恰好,若是用两条DDR266作成双通道,虽然内存有533的传输速度,但对于 266FSB,做用不大,因此双通道内存对CPU的帮助不明显。
 
新的AMD 754/939 64CPU,内部就集成了内存管理器(之前内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因此AMD 64CPU的前端总线FSB频率与CPU实际频率一致。
 
就是前端总线的意思,800U用在533的板上这个U就降到533的状态下使用,DDR400也是只有DDR266的速度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CPU主频=总线频率*倍频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因此用FSB533的主版应该能够用!
 
fsb是速度。能不能上要看总线频率
 
FSB(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
PC 内部,一个设备与另外一个设备经过系统总线(Bus)传递数字信号。CPU能够经过前端总线(FSB)与内存、显卡及其余设备通讯。FSB频率越快,处理器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数据,处理器利用率越高。
前端总线频率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的总线速度。因为采用了特殊的技术,使存在于CPU与内存(CPU经过北桥的内存管理器与内存交换数据)的总线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2次甚至4次传输,所以至关于频率提高了好几倍。(便是CPU外频数倍。)
 
IntelAMDFSB上采用的技术不一样。
Intel FSB频率=CPU 外频*4
例如:2.4C 外频200MHz FSB频率800MHz
AMD FSB频率=CPU外频*2
例如:Athlon XP 2500+ Barton)外频 166MHzFSB频率333MHz
 
FSB带宽表示FSB的数据传输速度,单位MB/sGB/s
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如今FSB位宽都是64位。
例如:P4 2.0AFSB带宽=400MHz*64bit/8=3.2GB/s
 
通常就INTELU来讲400的上266
533的上333内存的工做频率能够用CPU-Z查看
 
PU和内存频率关系Front Side Bus,简写为FSB,前端总线
 
什么是前端总线?不是超频的方法之一,也不是用来超频的。
 
咱们知道,电脑有许多配件,配件不一样,速度也就不一样。在286386和早期的486电脑里,CPU的速度不是过高,和内存保持同样的速度。后来随着CPU 速度的飞速提高,内存因为电气结构关系,没法象CPU那样提高很高的速度(就算如今内存达到400533,但跟CPU的几个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因而形成了内存和CPU之间出现了速度差别,这时就提出一个CPU的主频、倍频和外频的概念,外频顾名思义就是CPU外部的频率,也就是内存的频率,CPU以这个频率来与内存联系。CPU的主频就是CPU内部的实际运算速度,主频确定是比外频高的,高必定的倍数,这个数就是倍频。举个例子,你从电脑LJ堆里拣到一个被抛弃的INTEL 486 CPU,上面印着486 DX/2 66。这个486CPU的主频是66MHZDX/2表明是2倍频的,因而算出CPU的外频是33MZ,也就是内存的工做频率,这同时也是前端总线 FSB的频率。由于CPU是经过前端总线来与内存发生联系的,因此内存的工做频率(或者说外频也行)就是前端总线的频率。刚才这个LJ堆里的486 CPU,前端总线的频率就是33MZ。这样的前端总线结构一直延续到486以后的奔腾(俗话说的586)、奔腾2、奔腾3,例如一颗奔3 933MHZCPU,外频133,也就是说它的前端总线是133MHZ,内存工做频率也是133
 
到了奔腾4年代,内存和CPU的工做模式发生了改变,前端总线的概念也变得有些复杂。奔腾4 CPU采用了Quad Pumped4倍并发)技术,该技术可使系统总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送4次数据,也就是传输效率是原来的4倍,至关于用了4条原来的前端总线来和内存发生联系。在外频仍然是133MHZ的时候,前端总线的速度增长4倍变成了133X4=533MHZ,当外频升到200MHZ,前端总线变成 800MHZ,因此你会看到533前端总线的P4800前端总线的P4,就是这样来的。他们的实际外频只有133200,但因为人们保留了之前老的概念——前端总线就是外频,因此习惯了这样的叫法:533外频的P4800外频的P4。其实仍是叫533前端总线或533 FSBP4比较合适。
 
那内存的状况怎么样呢?外频不彻底等于前端总线了,那外频还等于内存的频率吗?内存发展到了DDR,跟原来相比,一个时钟周期内能够传送比原来多一倍的数据,DDR就是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意思就是双倍的数据传输速率。在133MHZ的外频下,DDR的传输速度是266,外频提升到200MHZ的时候,DDR的传输速度是 400DDR266的内存和DDR400的内存就是这个意思。
 
再看一下如今外频、内存频率、CPU的前端总线的的关系。在之前P3 的时候,133的外频,内存的频率就是133CPU的前端总线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如今P4CPU,在133的外频下,前端总线达到了 533MHZ,内存频率是266DDR266)。问题出现了,前端总线是CPU与内存发生联系的桥梁,P4这时候的前端总线达到533之高,而内存只有 266的速度,内存比CPU的前端总线慢了一半,理论上CPU有一半时间要等内存传数据过来才能处理数据,等于内存拖了CPU的后腿。这样的状况的确存在的,845848的主板就是这样。因而提出一个双通道内存的概念,两条内存使用两条通道一块儿工做,一块儿提供数据,等于速度又增长一倍,两条DDR266 就有266X2=533的速度,恰好是P4 CPU的前端总线速度,没有拖后腿的问题。外频提高到200的时候,CPU前端总线变为800,两条DDR400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传输速度也是800 了。因此要P4发挥好,必定要用双通道内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这个功能。但845848主板就没有内存双通道功能了。
 
刚才说的是INTEL P4FSB概念,它的对手AMDCPU有所不一样。
 
旧的462针脚的AMD CPU,采用ev6前端总线,至关于外频的两倍,也就是133外频时,AMD 462脚的CPUFSB266,使用DDR266内存和他搭配就刚恰好,若是用两条DDR266作成双通道,虽然内存有533的传输速度,但对于 266FSB,做用不大,因此双通道内存对CPU的帮助不明显。
 
新的AMD 754/939 64CPU,内部就集成了内存管理器(之前内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因此AMD 64CPU的前端总线FSB频率与CPU实际频率一致。
 
就是前端总线的意思,800U用在533的板上这个U就降到533的状态下使用,DDR400也是只有DDR266的速度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CPU主频=总线频率*倍频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因此用FSB533的主版应该能够用!
 
fsb是速度。能不能上要看总线频率
 
FSB(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
PC 内部,一个设备与另外一个设备经过系统总线(Bus)传递数字信号。CPU能够经过前端总线(FSB)与内存、显卡及其余设备通讯。FSB频率越快,处理器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数据,处理器利用率越高。
前端总线频率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的总线速度。因为采用了特殊的技术,使存在于CPU与内存(CPU经过北桥的内存管理器与内存交换数据)的总线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2次甚至4次传输,所以至关于频率提高了好几倍。(便是CPU外频数倍。)
 
IntelAMDFSB上采用的技术不一样。
Intel FSB频率=CPU 外频*4
例如:2.4C 外频200MHz FSB频率800MHz
AMD FSB频率=CPU外频*2
例如:Athlon XP 2500+ Barton)外频 166MHzFSB频率333MHz
 
FSB带宽表示FSB的数据传输速度,单位MB/sGB/s
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如今FSB位宽都是64位。
例如:P4 2.0AFSB带宽=400MHz*64bit/8=3.2GB/s
 
通常就INTELU来讲400的上266
533的上333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