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云计算不再会被视为“新瓶装旧酒”,而是将来经济的基础设施。IDC近日在网易云创大会上发布的《数字经济,创新引领——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的四大特征包括“以云为核心技术引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生态为主要商业载体、以开放双赢为主流合做模式”。大大小小的云计算厂商也纷纷祭出各自的数字化蓝图,譬如AWS“赋能数字化转型”,阿里云定位“数字化转型专家”,青云“再造ICT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网易云“助力企业数字化创新”。数据库
在此背景下,云计算平台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最为明显的包括开放云、全栈云、弹性云和混合云——除了全栈云,其余方向并不是新概念,可是也有了新内涵,众多云计算厂商就在这些领域卡位。编程
(网易云联合浪潮发布首款云计算全栈一体机)缓存
开放云——开放生态致胜安全
这多是一个使人诧异的命题——云计算不该该是天生开放的吗?但事实未必如此。阿里云副总裁李津一句“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引燃了开源与自研的战火。阿里云声称自主可控(自研)的云才能走得更远,但开源云计算流派纷纷反击,华为云总裁郑叶来发文表示,只有勇于开放才会强大,才可能强大,若是强调自主可控就别用开源代码,包括MySQL。连一贯低调的网易云也加入了争论,网易副总裁、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表示,从平滑演进、(客户)自主可控、生态人才三个维度考虑,“企业用云,必定要基于开源的技术,知足最主流的开放标准。因此将来必定属于开放云”。做为坚决开放路线的佐证,网易云发布了基于开源、兼容开源的轻舟微服务、瀚海私有云。网络
持续性只是一方面,基于主流开放标准接口,数字经济须要的开放生态才有坚实的基础,用户须要的完整解决方案才易于整合,毕竟没有哪一个软件帝国可以覆盖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阿里云之因此2009年选择自研,是由于当时“市面上就没有任何开源软件可以知足这一设计目标(解决人类计算的规模、效率和安全问题)”。但如今回头来看,开源云计算已经很是成熟,OpenStack、Ceph、Open vSwitch、Kubernetes都是诸多大厂支持的技术框架,重复造轮子殊无必要。因此,华为、腾讯、中移动、网易等都采用了OpenStack技术,连曾经视Linux为“癌症”的微软,其Azure平台与开源软件已经分不开。事实上,阿里云也并未彻底拒绝开源,其虚拟化层采用了KVM,其容器、数据库、缓存层也支持Kubernetes、MySQL、MongoDB、Redis。架构
因此说,开源云、开放云的趋势不可逆转。云计算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封闭系统不是说没有生态,但仅依靠一家公司,后劲没有开放生态来得足。对于重服务的公有云,这可能还不明显,对于重产品的私有云,开放就显得更为重要。并发
全栈云——IaaS+PaaS还不够框架
知足数字经济的发展须要,云计算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计算、存储自己。IDC《报告》认为,数字化创新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而数字化创新技术赋能的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安全,其中云计算做为基础,提供可编程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流程和方法、服务化的软件架构,实现办公协同、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销 售服务等流程方面的效率提高。换言之,针对数字化创新,企业须要的是全栈的能力。好比工业领域但愿经过微服务将经验知识的软件化和工具化,借助专业化的工具打造通用化的平台,实现行业知识的复用推广,带动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IDC《报告》也给出了万向经过微服务架构实现工业APP的快速开发和部署的例子。分布式
Forrester的调查也显示,全栈云平台愈来愈受到中国行业用户的青睐。其全栈云平台的定义,是不只具备覆盖IaaS、PaaS的云服务能力,还能提供网络通讯、混合云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具备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应用的能力。微服务
青云举起了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的大旗。“云的核心不是‘为云而云’,而是经过云的形式再造一套ICT系统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今天,青云对本身的定位是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青云CEO黄允松说。做为呼应,青云发布了QingCloud云平台、青立方超融合系统、KubeSphere容器管理平台、RadonDB分布式数据库等9个产品品牌,代表其心志。
走“场景化云服务”差别化竞争路线的网易云,也驶入了全栈云的赛道。网易云针对架构演进的新品轻舟微服务,强调的是“业界最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除微服务框架、API网关以外,还整合容器平台、DevOps、AIOps、自动化测试等能力。其瀚海私有云也是在IaaS、PaaS之上集成了轻舟微服务。不只如此,网易云还联合浪潮推出了业界首款云计算全栈一体机——瀚海一体机,经过瀚海平台与基础设施的整合,将软硬一体化交付推动到架构演进、业务研发提效的交付。互联网公司涉足硬件,其对数字化创新以及全栈云的坚持,可见一斑。
此外,华为也认为“行业客户须要全栈云”,并发布了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在华为看来,全栈云涵盖全栈的业务承载、服务、资源管理、架构演进等能力,只有全栈云才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用户上云的全过程,从架构、资源的角度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弹性云——应用也要弹性
云计算的定义绕不开弹性,没有弹性的云能够说是伪云,传统的弹性是指根据业务量弹性使用云资源,但全栈云平台的弹性又有所不一样。首先是是弹性的层次。全栈云的弹性不只仅是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EBS(Elastic Block Store)那么简单,计算、存储的弹性作得再出色,也只是实现了资源层面的弹性,而在服务化架构下,企业更须要服务层面的弹性,或者应用弹性。好比网易云瀚海一体机的弹性扩展,就不只仅是计算节点,还包括服务的容量和数量,这得益于容器技术的成熟。有些云对容器产品的设计是更轻量的虚拟机,取其抽象粒度、速度和灵活性,这确实是容器相对虚拟机的优点,也符合用户操做习惯,但并无达到应用弹性的最佳实践。
其次是弹性伸缩支持的规模。中国互联网发展20多年,各类玩法已经成熟,不说双11,大V随便一个动做均可能引爆业务,譬如鹿晗恋情就曾让微博混合云“打脸”,这就考验云平台的规模支持能力。在超大规模下,企业关注的不少问题可能会暴露,譬如最近发生的一块儿云计算事故,便是磁盘错误及搬迁扩容过程当中的违规操做致使客户数据丢失。也所以,在规模支持上,网易云瀚海私有云实现单集群支持5000物理节点,单租户支持3万云主机。据汪源介绍,5000节点的规模目前是第二名的两倍。另外一方面,其Kubernetes单集群支持3万节点、45万容器,应用层规模上限一样有所突破。
混合云——迎接多云架构
传统的混合云,是指私有云和某家公有云的网络互通和资源统一管理。好比微软的AzureStack一体机,只支持接入微软Azure公有云。然而,在数字经济环境下,随着云计算重要性的提高,以及公有云故障的突发性,单个公有云,即使是多AZ(可用区)或者多Region,已经不能知足客户对业务持续性或者数据可靠性的需求,跨云备份的讨论开始出现。
多云的战略,对于云热迁移或故障迁移或者避免厂商锁定,相比单一的云都更有优越性。英特尔则从优化企业工做负载的角度给出另外的解读,其2017年发布的《在公有云、混合云和私有云间合理放置工做负载》白皮书指出,每一个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及目标各不相同,真正适用于全部客户的云战略,应该是“多云”(Multi-Cloud)的战略,要在把原有的IT工做负载迁移到云以前,基于它们的特色和需求来为它们选出适合栖身的云平台。
在产品层面,咱们看到,青云推出的9大产品,包括了一个iFCloud统一多云管理平台,和一个OpenPitrix多云应用管理平台。前者旨在面向多云环境,下降企业跨云服务的实施门槛,实现IT管理的降本增效;后者是面向多云环境管理不一样类型应用的开源平台,可实现应用高效交付与运营管理。
网易云瀚海私有云一样带来了新的突破——它不只能够无缝接入网易的公有云,还支持接入全部主流公有云,有将开放进行到底的意思。固然,这也得益于OpenStack的开放性。
华为则提出,全栈云基于统一的分布式架构,既要支持从多个数据中心到边缘云节点的统一管理,还要能经过混合云联接公有云,支持企业业务的长期演进。
能够预计,支持跨云、多云的云服务商和云产品,将会愈来愈多。
以上从平台角度总结了数字化浪潮下云计算发展值得关注的四个方向。数字经济自己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向,平台之上,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一样值得关注,这种融合也会影响平台的选择和演进。因此,企业在选择平台的过程当中,须要根据具体状况进行反复、全面的论证,在此不作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