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算法 - snowflake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须要使用全局惟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使用36位的UUID,可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通常是无序的。分布式

有些时候咱们但愿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而且但愿ID可以按照时间有序生成。测试

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由于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因此开发了这样一套全局惟一ID生成服务。spa

结构

snowflake的结构以下(每部分用-分开):
clipboard.pngblog

  • 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不可用
  • 接下来的41位为毫秒级时间(41位的长度可使用69年)
  • 而后是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 最后12位是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一个节点每毫秒产生4096个ID序号)

一共加起来恰好64位,为一个Long型。(转换成字符串后长度最多19)排序

snowflake生成的ID总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而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datacenter和workerId做区分),而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每秒可以产生26万个ID。ip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