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负责无差错地将数据从一个站点发送到相邻的站点。它从网络层接收数据包,而后将它封装到称为“帧”的数据单元里,再传给物理层,进行传输。如下为你们介绍一些常见链路层协议。api
一、X.25安全
X.25协议是CCITT(ITU)建议的一种协议,它定义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交换网络的链接。分组交换网络在一个网络上为数据分组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由,这种服务为同时使用的用户提供任意点对任意点的链接。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链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它运行10年后,20世纪80年代被无错误控制,无流控制,面向链接的新的叫作帧中继的网络所取代。90年代之后,出现了面向链接的ATM网络。网络
二、LAPB负载均衡
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 for x.25)链路访问过程平衡,负责管理在 X.25 中 DTE 设备与 DCE 设备之间的通讯和数据包帧的组织过程。LAPB 是源于 HDLC 的一种面向位的协议,它其实是 ABM (平衡的异步方式类别)方式下的 HDLC。LAPB 可以确保传输帧的无差错和正确排序。异步
三、ARPAide
ARPA是以太网接口的一种封装类型,ARP表示地址解析协议类型。在IP环境中,ARP类型是ARPA。默认状况下,以太网接口使用ARPA封装。如今的局域网主要是指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广播类型的网络。它由于灵活、简单且易于扩展而被大规模应用。测试
四、Trunkspa
Trunk接口分为Eth-Trunk和IP-Trunk两种。Eth-Trunk只能由以太网链路构成。IP-Trunk只能由POS链路构成。.net
Trunk技术有以下优势:设计
1)增长带宽:接口的带宽是各成员接口带宽的总和。
2)提升可靠性:当某个成员链路出现故障时,流量会自动的切换到其余可用的链路上,从而提供整个Trunk链路的可靠性。
五、VLAN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可以把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划分红多个逻辑意义上的子网,而没必要考虑具体的物理位置,每个VLAN均可以对应于一个逻辑单位,如部门、车间或项目组等。在同一个VLAN内,主机间传送的数据不会影响到其余VLAN的主机,下降了数据交互的可能性,从而加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六、QinQ
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经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长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使VLAN的数据在公网中透明传输。
七、MSTP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and Protocol)把一个交换网络划分红多个域,每一个域内造成多棵生成树,生成树之间彼此独立。
MSTP既能够快速收敛,同时还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当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
八、RRPP
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完整时可以防止数据环路引发的广播风暴,而当以太网环上一条链路断开时能迅速启用备份链路恢复环网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通讯通路。
九、RPR
弹性分组数据环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协议是一种二层协议,综合了SDH/SONET和以太网以及其它一些环网技术的优势,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和光纤环网的高带宽、高可靠性于一体。提供一种更优的城域网解决方案。
RPR具备电信级的可靠性,不只可以处理面向数据的业务传送,同时能够提供处理多业务传送的综合传输解决方案。
十、PPP
点到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在串行链路上封装IP数据报文,既支持数据位为8位且无奇偶校验的异步模式,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连接。
PPP主要包括创建、配置及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ink Control Protocol)和针对不一样网络层协议的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一般路由器还支持多链路PPP捆绑MP(Multilink PPP),能够将多个PPP链路捆绑使用,以增长带宽。
十一、帧中继
帧中继FR(Frame Relay)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通讯技术,从X.25分组通讯技术演变而来。
帧中继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它使用一组规程,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送。帧中继使用逻辑链接,而不是物理链接。一个物理链接上可复用多个逻辑链接,即,可创建多条逻辑信道,可以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
帧中继协议是对X.25协议的简化,处理效率高,网络吞吐量高,通讯时延低。
十二、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送数据的协议,是在数据链路层中最普遍使用的协议之一。
在HDLC中,数据单元(称为帧)经过网络发送,并由接收方确认收到。HDLC协议也管理数据流和数据发送的间隔时间。
1三、SDLC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协议是一种 IBM 数据链路层协议,经过SDLC协议,数据链路层为特定通讯网络提供了网络可寻址单元(NAUs:Network Addressable Units)间的数据差错释放(Error-Free)功能。信息流通过数据链路控制层由上层往下传送至物理控制层。而后经过一些接口传送到通讯链路。SDLC 支持各类链路类型和拓朴结构。应用于点对点和多点连接、有界(Bounded)和×××(Unbounded)媒体、半双工(Half-Duplex)和全双工(Full-Duplex)传输方式,以及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1四、ATM
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以信元为基本单位进行信息传输、复接和交换。ATM信元能够来自不一样的源,没有特别的模式要求。信元流不要求连续,能够有间隔,间隔由空闲信元(idle cell)填充。
ATM链路是点到点的单向传输,支持多种与SONET兼容的速率。传输介质一般是光纤,100m之内也可以使用同轴电缆或5类双绞线,所以也可用于有线电视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 Fiber-Coaxial)。
1五、SMDS
SMDS是由Bell通讯开发的,其全称为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Switched Multimegabit Data Service SMDS)。SMDS最初是为城域网实现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从低到高各类速率的通讯,如今它也能够方便地用于广域网中,就像在城域网中使用那样。SMDS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能够和许多的协议一块儿使用,包括TCP/IP、S N A、IPX/SPX、DECnet和AppleTalk。由于SMDS使用信元来传输数据,因此它能够不用将很大的帧分红较小的单元即可以进行广域网传输。
原文出处:http://www.net1980.com/2011/01/04/data-link-layer-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