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history  n   列出最近的n条命令加密

ls -a 列出全部文件,包括隐含文件spa

alias 别名ci

unalias 别名  删除别名get

d  (tab) (tab)  列出全部以d开头的文件emacs

dda(tab)  tab能够补全命令登录

cat  /etc/passwd  系统全部的用户都在这里有登陆记载后台

cat  /etc/login.defs|grep UID_MAX     UID 是确认用户权限的标识,60000显示的是用户的最大权限。变量

cat  /etc/shadow date

/etc/shadow文件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它的文 件格式与/etc/passwd相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权限

登陆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登陆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陆名相一致的用户帐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若是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

录时不须要口令;若是含有不属于集合{./0-9A-Za-z}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陆。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一样

的系统可能不同。例如在SCO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陆活动但帐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若是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帐号的生存期。

期满后,该帐号就再也不是一个合法的帐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陆了。

useradd 用户名   新添用户

usermod -l 新用户名  原用户名  修改用户名


passwd 用户名  为用户设置密码

cat /etc/group 查看群组

groupadd  群组名   新添用户群组

cat  /etc/group  显示群组信息


groupmod -n 新群组名 原群组名  修改群组名

groupdel 群组名  删除群组名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type 命令名 查看该命令是内部命令仍是外部命令

ls -al /etc/X11  以绝对路径方式查看文件

ls -al X11  以相对路径查看文件

pwd 显示当前目录

echo $PATH  显示PATH环境变量的值

which  外部命令 显示外部命令所在位置  

sudo apt-get install update 以管理员权限 安装更新

sudo apt-get install tree  安装树

type tree 查看tree属于那种命令

vi t1 打开t1

ctrl+z  后台运行t1

jobs  显示后台运行的文件

bg %1 将一个在后台暂停的命令,变成继续执行

fg 1 打开后台

kill -9 %序号   强制终止


打开emacs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