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移植方法总结linux
前段时间一直在作openCapwap的移植和调试工做,如今工做已接近尾声,编写本文档对前段工做进行一个总结,分享下openCapwap移植过程当中的经验和感悟。江浩写的《CAPWAP移植进展.docx》对openCapwap的移植过程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因此在此就不涉及技术细节了,本文档主要以openCapwap的移植为例,总结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移植的通常方法和步骤,为之后可能须要的移植工做提供一些的思路。安全
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移植的步骤包括:多线程
一、准备好交叉编译环境架构
在安装有Linux操做系统的PC上安装对于平台的交叉编译器,并将交叉编译器加到环境变量中,如export PATH=$PATH:/opt /toolchain/rsdk-1.3.6-5281-EB-2.6.30-0.9.30/bin, 而后在终端界面里看交叉编译器版本,如敲mips-linux-gcc –v,显示版本号则表示安装成功。函数
(交叉编译器通常是平台厂商提供的,好比咱们的交叉编译器就是mips-linux-gcc,是瑞昱提供的。)加密
二、准备好源代码spa
准备好须要编译的源代码库包,如capwap-0.93.3,须要注意的是,不只须要准备要编译的源代码库包,还须要准备该源码包依赖的包,例如capwap-0.93.3依赖安全加密相关的包openssl和多线程相关的包pthread,这些包也需经过编译成静态库或动态库供主承销包调用。操作系统
三、修改Makefilepwa
通常的源码库能够经过运行./Configure来制定编译器gcc,目标板的架构已经生产应用程序和库的目录。若是没有Configure文件就须要手动打开Makefile文件来修改,主要须要修改的地方有:(1)编译器的类型,(2)须要库的头文件路径;(3)须要库的连接路径(4)生成应用程序的路径。如openCapwap移植过程,将CC=gcc行用CC=mips-linux-gcc替换。线程
四、编译源代码
在源码包的主路径下运行Make,除非运气特别好,通常状况下是会报错的,须要根据报错的类型进行相应的修改。常见的报错类型有:(1)依赖的库包不支持该CPU架构,须要更换该架构的库包,如Capwap自带的openssl库不支持mips。#error "This openssl-devel package does not work your architecture?"(2)依赖的库没有通过交叉编译就拿来用了,如#error“./static/libssl.a: could not read symbols: File in wrong format”即libssl.a库文件格式是X86架构下的不支持mips架构。(3)源代码中有c语言方面的错误,通常是和交叉编译器版本不匹配引发的。
一步步解决完这些错误后,而后终于能够生产对应目标板的应用程序了。可是生产相应的应用程序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让程序正确的运行才是最终目标。
五、安装应用程序
安装应用程序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应用程序放到目标板的文件系统中,经过烧镜像的方法将程序下载到目标板上;另外一种是经过像tftp的方法下载到目标板上。后一种方法便捷灵活,在调试程序的过程当中应用较多。须要注意的是,还须要将应用程序须要的动态库也下载到目标板上,应用程序才能跑。例如在咱们移植capwap中出现,在完成烧录后,运行WTP报错。Error:系统化找不到pthread.so。分析:在终端中进入lib目录,发现缺乏libpthread.so动态库。故缘由在于RTL8198目标板SDK编译时没有将libpthread.so动态库添加到目标板系统的lib库文件当中。
六、运行调试应用程序
调试应用程序让其可以正确的工做,才是移植工做最重要的部分,这须要对应用程序的流程很熟悉,而后经过打印日志的方法看程序运行的路径,分析日志与正确的流程的差别来肯定出错的地方。常见的出错地方有:(1)内存分配函数;(2)系统位数不同;(3)字节顺序问题(大端小端);(4)浮点数的表示问题等。如咱们在移植过程当中遇到的malloc函数行为不一样的问题。以上都是平时移植过程当中须要重点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