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详解学习笔记(12)-- TCP:传输控制协议

1.概述缓存

     TCP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面向链接的字节流运输层服务。
     TCP将用户数据打包成报文段,它发送后启动一个定时器,另外一端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对失序的数据从新排序,丢弃重复数据,TCP提供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并计算和验证一个强制性的端到端的检验和。
     许多流行的应用程序如:Telnet, Rlogin, FTP,SMTP 都使用TCP。
  • TCP的主要特色:
    • TCP是面向链接的运输层协议
    • 每一条TCP链接只能有两个端点,每一条TCP链接只能是点对点的
    • 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 TCP提供全双工通讯
    • 面向字节流。
      • 面向字节流的含义:虽然应用程序和TCP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但TCP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仅仅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
      TCP面向流的概念
2.TCP首部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如图所示:
     各自段的含义:
  •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占两个字节,端口是运输层与应用层的服务接口,运输层的复用和分解功能都要经过端口才能实现。
  • 序号:占4字节,序号范围是[0,2^32-1]。TCP把在一个TCP链接中传输的数据流中的每个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
  • 确认号:是指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 若确认号 == N,则代表到序号N-1为止的全部数据都已正确收到。
  • 首部长度:最大60字节
  • 保留:6bit, 均为0.
  • 紧急URG:当URG=1时,表示报文段中有紧急数据,应尽快传送,而不要按照原来的排队顺序传送,与“紧急指针”字段配合使用。
  • 确认比特ACK:只有当ACK = 1时确认号才有效。
  • 推送比特PSH:当发送端PSH=1时,并当即建立一个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TCP收到PSH为1的报文段后,不在等到整个缓存都填满后在向上交付,而是尽快的交付给应用进程。
  • 复位比特(RST):复位比特也称重建比特或重置比特。当RST=1时,代表TCP链接中出现严重差错,必须释放链接,而后在从新创建链接。
  • 同步比特SYN:在创建链接是用来同步序号。SYN=1, ACK=0表示一个链接请求报文段。SYN=1,ACK=1表示赞成创建链接。
  • 终止比特FIN:用来释放一个链接。FIN=1时,代表此报文段的发送端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运输链接。
  • 窗口:用来控制对方发送的数据量。单位为字节。TCP链接的一端根据设置的缓存空间大小肯定本身的接收窗口大小。而后通知发放已肯定的发送窗口上限。
    • 窗口的值是常常在动态变化
  • 检验和: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部分
  • 紧急指针:紧急指针在URG=1时才有效,它指出本报文段中的紧急数据的字节数。
  • 选项:长度可变,最长可达40字节
3.最大报文长度MSS
     MSS默认值为536字节。注:MSS=TCP报文段长度-TCP首部长度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