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鸿蒙系统与开发者生态前景

来自于阿里淘系的安卓开发同窗之羲,站在开发者角度,给你们聊聊华为鸿蒙系统2.0版本后对鸿蒙生态、消费者端厂商、芯片厂商以及二三方应用开发&应用市场带来的影响。前端

本篇回答仅为开发者我的角度观点,欢迎你们一块儿讨论交流。android

从1.0到2.0?

近日,中美关系的不肯定性再次加大,国家层面提倡科技创新,强调把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这样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华为做为中国科技的领跑者之一,华为开发者大会9月10日在松山湖召开,再次提到举世曙目的鸿蒙操做系统,并发布了鸿蒙2.0以及最近的发展路线图。小程序

从去年鸿蒙系统发布之始,鸿蒙系统就备受争议,其相关话题在知乎,贴吧等社区也火了一把。而最近发布的2.0,再次激发了行业内的关注。实际上,在鸿蒙开源官网,当前开源的版本仍然是标记为OpenHarmony 1.0 baseline的TAG。2.0的源码是否在路上,咱们不得而知。api

image.png

不能否认,去年的开源,那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今年的相关文档与源码比去年完善了许多,彷佛是一个可玩的版本了,能够烧在开发版上运行。 但相比Android/iOS等成熟的开发者工具链,略显简陋。确实是刚启步,咱们也不能要求华为一出来就是成熟的产品。今天,笔者将从开发者生态的角度来聊聊鸿蒙系统。并发

鸿蒙生态的层次化

做为开发者,最近切的但愿是了解将来能支持哪些设备,从鸿蒙2.0的路线图看,如今主要仍是智慧屏,车机,手表等专有领域上,并无相似手机这样的应用市场,自由上架的完整意义上的开发者生态。而听说今年年末会有可运行在手机上的beta版本(必定不要忘了beta这个词),咱们再试目以待。ide

其实蛮喜欢华为的一句话,"没有人可以熄灭满天星光,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愿望很美好。华为开源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让更多的友商,包括设备商,oem商,芯片厂商,iot商,应用开发商等一块儿进来合做,因此,明显华为对生态的设计上,是进行了分层的,在不一样的成熟期,主要推进相应的生态合做伙伴。工具

消费者端厂商

分析一下,不可贵出一个结论,开源的版本和商用的版本,应该是两个不一样的分支,商用的分支,应该会完善不少,若是按华为上线的智慧屏是采用鸿蒙系统来看,它们之间,猜想仍是有个代差,并且将来会一直保持这个代差。固然咱们也不指望华为一会儿把投入多年的软件资产开放出来。 所以,在当前的状态下,并不能奢望其余的消费者端的厂商开发出基于鸿蒙系统的电子产品,他们必定是等着这个系统成熟或者某个外因(众所周知的如华为中兴)而不得不用。这一层的厂商,应该是在观望中。学习

芯片厂商

而对于芯片厂商,若是华为鸿蒙系统有电子产品面世,必然会有一些与华为合做的厂商参与进来,目前来讲,我更愿意相信,若是有,仍是主要存在于华为内部。而方案集成厂商的合做,想必会更加遥远,须要基于鸿蒙的前景更加明确后,才会有厂商进来解决更大规模化的问题。spa

二三方应用开发&应用市场

华为当前主要推进生态参加与者,我相信更可能是有合做的二方以及少许的三方应用开发商。主要以解决某些特定场景的应用为主。从目前华为提供的开发资料看,目前支持Java和JS,将来可能有更多的语言。操作系统

image.png

鸿蒙的应用,以.hap结尾,相似于android的.apk。从目前的资料看,hap的编写很相似android的开发,不管是ide或是api,都有必定的类似性。对android开发者的学习成本看起来不高。

image.png

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以小程序为表明的前端技术栈开发方式。

image.png

像阿里淘宝这样的三方开发者,要融入鸿蒙这样的生态,相信华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尚未看到相似应用市场的发布渠道。笔者认为,目前鸿蒙上的应用开发方式,虽然类android,类小程序,好像即照顾了Android开发者,又照顾前端开发者,但终归不是兼容的。若是不能兼容android系统的runtime环境,与现有的android生态做衔接,鸿蒙的路将会很是艰难。

写在最后

尽管与国外多个优秀的操做系统相比,仍存在必定差距,无论怎样,鸿蒙做为可以运行在电子设备上可商业化的国产操做系统,的确是意义非凡。没必要妄自菲薄,客观的看待它,了解它。指望鸿蒙操做系统能如同像它的名字同样,为中国科技的腾飞,开创一片天空,在科技世界的舞台上有它一席之地。

——————————————————————————————————————————

本帐号主体为阿里巴巴淘系技术,淘系技术部隶属于阿里巴巴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旗下包含淘宝技术、天猫技术、农村淘宝技术、闲鱼、躺平等团队和业务,是一支是具备商业和技术双重基因的螺旋体。

欢迎收藏点赞关注咱们!共同进步~ :)更多技术干货可关注【淘系技术】公众号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