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mac os自己仍是很不错的,软硬结合使得其性能、效率、续航获得了很好的优化。
可是毕竟是一个“小众”操做系统,不少在Win上已经用习惯的东西在这里都没有,或者彻底不同的实现方式。
可是不少果粉恰恰无视这一点,知乎上常常看到一些“新晋果粉”提出对于某项功能的需求,获得的回答可能是“彻底不须要”、“你干吗这么干”、“没这种需求”blabla……好比这个html
!(为何 Mac 废纸篓不提供单独删除文件功能)[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269500]windows
这里把我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写在这里,但愿能有所帮助。性能
mac os原生的压缩包没办法预览,一打开就解压了,彻底不给你考虑的时间。但这确实是一个需求点,解决办法以下:优化
1.下载 !(BetterZip Quick Look Generator)[http://macitbetter.com/BetterZipQL.zip]。动画
- 完成以后解压文件,将 BetterZipQL.qlgenerator 复制到 /Library/QuickLook 文件夹中。
3.完成以后你就能够直接快速查看压缩包内的内容了,支持的压缩包格式有 ZIP, TAR, GZip, BZip2, ARJ, LZH, ISO, CHM, CAB, CPIO, RAR, 7-Zip, DEB, RPM, StuffIt’s SIT, DiskDoubler, BinHex, 和 MacBinary。
4.想要卸载的话只须要将文件从文件夹内删除,再注销/重启便可。
RAR格式收费,因此Mac OS原生不支持RAR格式,这就须要第三方来进行支持了。ui
1.下载!(Keka-免费开源的 Mac OS X 文件解压缩程序)[http://www.kekaosx.com/zh-cn/]
2.安装Kekaspa
不少时候须要右键进行快速压缩,这就须要Keka的一个插件来完成操作系统
1.在!(Keka主页)[http://www.kekaosx.com/zh-cn/]左下角找到Context Menu 插件
2.复制"Compress with keka.workflow"文件到 /Users/"你的帐户名称"/Library/Services 路径下
3.完成。插件
Win下面return/enter键是打开文件,Mac下面是重命名……我只想说重命名这个功能有这么经常使用须要一个键盘主要区域的单独键位来起做用...
好吧,Command+o打开,空格预览,大部分状况能应付过去。凑活着过吧。设计
Win下面Alt+D或者F6能够定位到地址栏,Mac下用Command+L
Macbook 键盘没有单独的Delete键,键盘上的delete键至关于Win下面的Backspace键。用 Fn+delete键代替,太不方便。
不过日常用外接键盘,问题不大。
Win下面用 Win+↑/下/←/→ 来调整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贴在屏幕左边、右边。
Mac下最小化用 Command+M 来实现最小化,最小化的窗口放在了dock的右边。
可是实际上Mac下 隐藏快捷键Command+H 才至关于Win下面的最小化,否则 C+M 最小化的窗口没法经过Tab切换回来,而 C+H 隐藏的能够。
Mac下面没有最大化的对应,只有全屏(化),快捷键Ctrl+Command+F,不过全屏以后貌似不能隐藏(Win下面最小化)了...?
再按一次Ctrl+Command+F退出全屏,此时再按 “Command+H”就能够隐藏.......
F11能够显示桌面,可是在全屏状态下无论用......
编辑文本时,Win下面home键是到行首,end键到行尾。Mac下面大多状况下也是如此,可是在网页上(存疑)编辑文本框时,就变成了文本框的框首和框尾...蛋疼无比——编辑文本谁要看你的头和尾啊!
Mac OS 配合普通鼠标简直要死啊...手势什么的还好说,它的滚轮自带加速的!太难控制了...暂时没有解决办法...忍着先。
用普通鼠标若是想要复制长文本,势必要用滚轮,可是一旦滚轮,选择区域就中止扩大,在哪里开始滚就停在哪里,蛋疼无比。
Mac OS 果真是个“小众”系统,各类bug出现,虽然暂时没遇到大的,可是足够让人恶心一把了。
若是有个窗口里面有文本输入区,而你以某种方式将光标移到标题栏时,光标会仍然显示“I”形,即文本在文本上面的那个样式。
时不时Launchpad就假死,具体表现为动画中止,不会回到桌面也不会进入Launchpad。
把.html文件的默认打开方式设置为sublime以后,在sublime中 open in browser 功能就无论用了。
原本觉得是版本问题,结果下载sublime 3以后依然有这个问题。真是醉了...
不知道怎么解决。
windows下 win+tab 的切换单元是不一样窗口。而 mac 下 cmd+tab 切换单元是不一样程序。
想要在同一个程序的不一样窗口之间切换,还须要单独按 cmd+~ 。
然而用户在工做时,关注的仅仅是不一样窗口,而不是不一样程序。同一个程序之下的不一样窗口对于他来讲是和其余程序的窗口是平级的。工做时咱们仅仅关注的是内容的不一样,而不是程序的不一样。
而在mac下面,咱们进行切换不一样任务的时候,还须要考虑他们是否是在同一个程序之下。切换同一个程序的窗口和不一样的程序还须要两套不一样的逻辑。
因此win下面以窗口为单元来进行切换显然更为合理——咱们关注的是内容、任务,而不是内容、任务的表现形式。
更进一步说,mac下面的逻辑不能说错,但显然是没有为快速切换作到考虑的。若是采用win的切换方式,同时保留同一程序、不一样窗口之间切换的逻辑,显然是更为人性化的。
这个根据每一个人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没必要要喷,仅是我的吐槽。请你们关注解决方案,而不是站队。
当某些文件被删除以后,除非删除的时候是从同一个位置删除的,否则想要恢复多个文件只能一个一个手动地 右键>放回原处 。在某些状况下,这简直想死。
这个没得说的,苹果设计问题。明摆着一样的操做,却有着阉割的功能。这个就不要再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