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HTML5吵得火热,不少人认为HTML5出现会秒杀Flash,以致于在各大web前端开发论坛吵得不可开交。论坛里三言两语说的不够 尽兴,只好在本身一亩三分地里敞开了说说。也当一次神棍,展望一下web前端开发的将来。首先这里所说的HTML5也不只指HTML5自己,而是泛指HTML五、CSS三、 JavaScript以及新的浏览器API所包含的整 个web端技术。
谁须要HTML5?
Google最须要!Apple的Jobs也须要。但这两个确定各怀鬼胎。微软无所谓了,反正他还有Silverlight。
Mozilla/Firefox非盈利组织,目标可能会高尚些,是w3c标准就要支持。Opera那点浏览器市场占有率估计还没敢有太多想 法。
Google的云计算帝国就差一个支持 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的客户端了,试想 HTML5获得普及,更多的应用转向BS模式时,微软帝国的桌面软件生态环境一定受到很大威胁,垂涎多年的Google必定是最大受益者。当在一台操做系 统免费的电脑上使用和MS Word差很少功能的免费Google Doc时,你还会掏钱买微软的Word吗?当你全部的办公应用都只须要打开浏览器窗口 时,你还会花钱买操做系统吗?Google的Chrome OS操做系统界面已经说明了这个意图。
Jobs也须要HTML5,他是打着小算盘,想让浏览器原生支持视频音频,这样iPhone、iPad就不用嵌入Flash,Jobs固然 不能让Flash进iPhone OS,要否则App Store里的游戏谁去买?同时,若是大量的应用都能基于浏览器实现时,用户就不会被 Windows的桌面应用套牢了。漂亮的Mac电脑谁不喜欢。
他们选择 HTML5都是为了更大野心,指望HTML5带来整个软件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避开不受本身控制的Flash。
Macromedia和后来的当家Adobe把握住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需求,不断的完善的Flash,使之已经超越了浏览器自己的功能。各 大浏览器厂商也看到这种应用的需求,不甘于一个本该浏览器实现的功能,由一个几兆大小的 Plugin实现了,并玩的风生水起。因而竭尽全力的推动 HTML5,而且矛头直指Flash。
用户想要HTML5吗?用户要的不是技术,是应用,是体验。若是你能拿Ajax实现一个开心农场,我想没谁会在意它是否是Flash作的。
开发者想要 HTML5吗?那须要一个成熟的HTML5+CSS3+JS的开发环境,须要各个浏览器提供统一的用户体验,即标准的彻底兼 容。还须要增长新的学习成本。
Flash 的优点?
Flash比HTML5强在哪?性能,功能?若是说HTML5将拥有和Flash全部内置对象相似的DOM 呢,还有GPU的2D、3D加 速呢?这不是没可能,毕竟HTML5还只是草案。固然Flash也能不停的更新。
开发群体:
我认为Flash的优点是在开发人员上,十多年的积累,有众多优秀的艺术家、程序员和互动设计师集中在Flash平台上作互动媒体开发。也 使无数的类库有了AS版,如FLARToolKit,Touchlib,OpenCV这些互动、图像分析的c++库都移植到了Flash平台。在RIA应 用上有相对成熟且开源的Flex框架,愈来愈多的企业在尝试使用Flex替代Ext等 Ajax框架,为客户提供更好RIA应用体验。
持续发展:
FlashPlayer 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是由Adoeb独家控制,相对于开放的HTML5标准这是弱势,也是技术上的优点,它能够很灵 活,能够随时加入新技术,新功能。而 HTML5是一个公开标准,既然是标准就意味着不会常常改动。Flash的改进升级只须要用户升级 FlashPlayer插件,插件的升级相对用户来讲,是轻量级的。HTML标准的改进意味着升级浏览器,这是相对重量级的用户操做,尤为是还有不少人不 明白什么是浏览器。
HTML5开放标准一旦肯定下来,就会有一个很长的使用周期,今天看是足够先进的功能,十年后呢。就像当年咱们用着 HTML4+CSS2+JS沾沾自喜觉得足够表现Web应用时,谁能想到今天Flash不断改进所开拓的天地呢。或许十年后咱们又该讨论HTML6秒杀 Flash的话ti了。
超越web应用:
若是当时SUN能重视Java Applet,或许就没有Flash的今天,SUN也不会沦落到被收购的境地。而现在Adobe AIR更 是让Flash超越Java Applet,让Flash超越了web,脱离了浏览器。Flash到现在功能不断加强,在多媒体领域也在不断地压缩自家老 大哥Director的应用空间。多点触摸、人脸识别、Socket通信同步、AR加强现实、实时视频等等功能在Flash平台上的实现,让愈来愈多的互 动多媒体项目采用Flash方案。
但愿Adobe继续能扩展Adobe AIR平台的功能,提升性能。能有愈来愈多的跨平台桌面应用在AIR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