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是指存储设备的带宽达到最大值,或IOPS达到最大值,存储设备限制了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甚至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为不一样业务系统对存储的性能要求不一样,通常小文件(小于1MB)读写型的系统中对IO的要求较高,大文件的读写型系统对存储设备带宽的要求比较高。不一样网络存储系统应用模式下系统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不一样,瓶颈点出现的位置和特色也不同。网络存储系统应用模式1:小型网站系统,应用大多集中于远程用户对WEB页面访问,网站内部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之间的读写,应用系统对存储的压力很是小,差很少全部类型、全部档次的存储设备均可以做为核心存储,存储设备的带宽和IOPS很难会达到极限。在这样的系统中,与存储设备链接的网络设备通常都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自己的交换能力大多都是10Gb,只有接入网部分的可用带宽较小,通常只有100Mb/s左右的接入带宽,所以接入网最有可能成为存储网络的瓶颈。网络存储系统应用模式2:若是该网站是一个大型的网络视频系统,支持大量用户在线进行视频节目播放和下载,这种类型的网站前端接入网通常都在2Gb/s以上。此时要分析瓶颈位置,首先要比较接入网带宽和存储带宽,同时还要比较在线用户的最大IO访问量和存储设备的IOPS值。通常来说,因为NAS设备的带宽和IOPS相对较小,所以NAS比iSCSI和FC-SAN设备更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而iSCSI和FC-SAN较难成为瓶颈。若是存储设备采用NAS,则存储系统成为瓶颈的机率大于接入网,若是存储设备采用FC-SAN,则存储系统成为瓶颈的机率小于接入网。瓶颈还常常会出如今负责节目播放和下载功能的视频服务器处。若是视频服务器配置的数量不足,或视频服务器之间没法正常地实现自动地网络负载均衡,那么整个系统的性能压力瓶颈就会出如今视频服务器,使用整个视频网站没法给远程用户提供流畅的节目画面。网络存储系统应用模式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存储应用通常都表现为大量的IO访问,对带宽要求较低。若是存储设备的IOPS较小时,会下降数据库的检索和查寻速度,历来影响整个业务的效率。所以建议数据库系统采用IOPS(可按业务规模、工做站数量、每秒的读写访问次数和估算)比较大的FC-SAN设备,不建议采用IOPS相对较小的NAS或iSCSI设备。大型数据库存储最好能采用15000RPM的高速FC磁盘,这样才能将数据库服务器成为整个系统的压力瓶颈。因为SATA硬盘在随机IO读写时的性能不佳,所以存储设备不建议采用SATA磁盘,不然存储设备极有可能数据库系统的IOPS瓶颈。网络存储系统应用模式4:非线性编辑制做系统。在非线性编辑制做网络中,全部工做站共享式地访问核心存储系统,每台工做站同时以50-200Mb/S的恒定码率访问存储设备。业务系统对带宽的压力很是,而IOPS压力较小。存储设备的总可用带宽越大,存储设备就能支持更多数量的编辑制做工做站,网络的规模就越大,网络系统所能承担的业务就越重要。所以网络存储系统应用模式的存储通常都会选择主机端口多、特别是磁盘端口多、带宽大的FC-SAN设备。存储设备内部设计时,通常会经过增长磁盘数量、增长扩展柜数量、跨扩展柜建立RAID组、增长主机通道数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存储控制器前端和后端的总可用带宽,使得磁盘、磁盘通道、主机通道等的总带宽大于控制器的总带宽,这样在工做站访问时存储设备时,才能最大地发挥出控制器的带宽性能。带宽瓶颈在控制器部位才能说明是最好的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