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SATA,SCSI,SAS,FC,SSD说明与区别

DE是俗称的并口,SATA是俗称的串口,这两种硬盘是我的电脑和低端服务器常见的硬盘。SCSI是”小型计算机系统专用接口”的简称,SCSI硬盘就是采用这种接口的硬盘。SAS就是串口的SCSI接口。通常服务器硬盘采用这两类接口,其性能比上述两种硬盘要高,稳定性更强,可是价格高,容量小,噪音大。

IDE
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块儿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儿的作法减小 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获得了加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由于硬盘生产厂商不须要再担忧本身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 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升,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色,为其 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没法替代的地位。
IDE表明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先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好比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咱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


SATA(Serial ATA)硬盘
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又叫串口硬盘,是将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链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有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只仅是数据)进行检查, 若是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备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势。串口硬盘是一种彻底不一样于并行ATA的新型 硬盘接口类型,因为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讲,就具备很是多的优点。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小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链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全部的工做,分别用于链接电缆、链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下降系统能耗和减少系统复杂性。其次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升到了150MB/s,比P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约13%,而随着将来后续版本的发展,SATA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从其发展计划来看,将来的SATA也将经过提高时钟频率来提升接口传输速率,让硬盘也可以超频。
SATA接口须要硬件芯片的支持,例如Intel ICH5(R)、VIA VT823七、nVIDIA的MCP RAID和SiS964,若是主板南桥芯片不能直接支持的话,就须要选择第三方的芯片,例如Silicon Image 3112A芯片等,不过这样也就会产生一些硬件性能的差别,而且驱动程序也比较繁杂。


SCSI
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彻底不一样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非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硬盘、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等)系统级接口的独立处理器标准。 SCSI是一种智能的通用接口标准。它是各类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普遍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备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势,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所以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做站中。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即串行链接 SCSI ,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如今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得到更高的传输速度,并经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 SAS是并行SCSI接口以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供与串行ATA (Serial ATA,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 SAS的接口技术能够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能够链接具备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能够链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由于SAS驱动器的端口与SATA驱动器的端口形状看上去相似,因此SAS驱动器和SATA驱动器能够同时存在于一个存储系统之中。但须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因此SAS驱动器不能链接到SATA背板上。 因为SAS系统的兼容性,IT人员可以运用不一样接口的硬盘来知足各种应用在容量上或效能上的需求,所以在扩充存储系统时拥有更多的弹性,让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FC
是基于Fabric Channel环路协议基础上的串行技术,经过给后端磁盘提供带宽2.0Gbit/s或者4.0Gbit/s的FC环路来进行磁盘的链接;FC线缆的链接 距离远,比较容易扩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磁盘通道链接技术之一;FC接口速率虽然能到2.0Gbit/s或者4.0Gbit/s,但因为FC磁盘通道工做 于环路模式下,一个光纤环路在同一时间只能实现单个磁盘的IO,致使FC带宽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影响到磁盘并行访问的性能。

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硬盘
目前的硬盘(ATA 或 SATA)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就储存在磁碟扇区里,固态硬盘数据就储存在芯片里。

附录
附录1.SCSI与SATA性能对比
SCSI硬盘目前的最高转速可达15000rpm,SATA硬盘则是10000rpm,更高的转速能够得到更高的寻址速度,这永远是高转速硬盘的优点。但15000rpm并非市场的主流,就目前最高采用率的SCSI硬盘而言,仍以10000rpm为主,此时Raptor与之相比彻底不处劣势。咱们能够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html

接口速度:SCSI目前最高的水平是320MB/s,SATA是150MB/s。但SCSI总线是共享的,SATA则是点对点的,这就意味着当SCSI通道内的硬盘实际带宽总和超过320MB/s时(目前SCSI硬盘数据传输率最高在75MB/s,4块SCSI硬盘就基本达到了实际带宽总和),SCSI总线反而将成为瓶颈。SATA则没有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来讲,5块SCSI硬盘系统的数据传输率仍然是有限的320MB/s 然而5块SATA的系统则可以达到750MB/s后端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690809.html服务器

转载请注明:酷喃|coolnull| » IDE,SATA,SCSI,SAS,FC,SSD说明与区别架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