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技术周 | 虚拟化技术选型指南

摘要

提起虚拟化技术绕不过的就是VMware,即便如今VMware在国内的份额在不断减小,但VMware的虚拟化技术仍然在业界具备影响力。而做为后期之秀的KVM虚拟化借助Linux、OpenStack社区的发展,逐步在成为虚拟化技术的标准。服务器

VMware

VMware的定位是云计算的建设者,提供各类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帮助别人建设和管理本身的云。VMware是云计算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厂商,由于VMware在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虚拟化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实力,尤为是服务器的虚拟化、存储管理、排程管理等方面具备核心优点。服务器的虚拟化软件成熟度很高,尤为是传统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方面,其产品具备很大的优点。在云计算专业能力,尤为是虚拟化的咨询与规划服务、云计算的管理服务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拥有众多的成功案例,其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了众多客户的检验,成熟性和稳定性好;是虚拟化领域的第一品牌,也是虚拟化领域的第一大公司。网络

VMware 属于商业产品,产品表明有vSphere ESXi、Workstation。特色是产品成熟稳定,企业级市场份额最大;对计算(CPU/内存)的管理调度有特别好的优化。并且VMware功能,产品线丰富,是行业的标杆,具有稳定成熟,通用,虚拟效率高的特色。可是VMware的功能较为简单,仅具有了虚拟化计算、网络、存储的能力,并且VMware不具有定制化开发的服务。架构

VMware须要花费一些经费购买权限,而且相对来讲更加容易安装和运行,另外VMware则学习成本更低一些。VMware的软件系统是封闭的,而且软件的发展路线是彻底遵循VMware本身的发展目标,用户或消费者在此方面没有任何控制权。OpenStack做为一个开源系统,没有任何一家单独的公司在控制OpenStack的发展路线。有了如此多公司的资源投入,OpenStack的发展是多元化的。 运维

VMware的产品相对集中在虚拟化领域,云计算所须要的软件产品线不够全面;产品在面向公共云的解决方案时,在性能和容错性方面存在必定的缺限;VMware虚拟化解决方案只能针对x86架构,对于小型机和大型机没法应用;VMware的价格太高,而且还在持续上涨;在中国服务能力稍有不足。在中国分支机构较少,有实施和服务能力的合做伙伴很少,尤为是虚拟化的专业咨询顾问与实施顾问数量很少。ide

OpenStack

OpenStack是无偿使用的,可是因为其组件繁多,部署难度较大,须要大量的工程资源和领域专家来支持OpenStack在企业中的部署和落地,而且OpenStack须要作不少架构和搭建方面的工做,而且支持多种部署场景,并且有不一样的安装过程。OpenStack入门门槛较高,可是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用户将从中受益,由于没必要支付高额的版权费用。随着云应用大规模化,那么OpenStack的入门门槛就相应降低。性能

OpenStack虽然有些方面还不太成熟,然而它有全球大量的组织支持,大量的开发人员参与,发展迅速。国际上已经有不少使用OpenStack搭建的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例如:RackspaceCloud、惠普云、MercadoLibre的IT基础设施云、AT&T的CloudArchitec、戴尔的OpenStack解决方案等等。而在国内OpenStack的热度也在逐渐升温,华胜天成、高德地图、京东、阿里巴巴、百度、中兴、华为等都对OpenStack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参与其中。OpenStack极可能在将来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资源管理方面占据领导位置,成为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管理的“云操做系统”标准。学习

KVM/Xen/容器

OpenStack默认的虚拟化技术是KVM,KVM属于开源产品,产品表明有OpenStack,KVM继承了Linux系统管理内存的诸多特性,好比,分配给虚拟使用的内存能够被交换至交换空间、可以使用大内存页以实现更好的性能,以及对NUMA的支持可以让虚拟机高效访问更大的内存空间等。另外KVM一样具有社区庞大,资源丰富,免费,使用成本低,有大规模部署的实践验证的特色,而且其最大的优点是集成到LINUX内核中。优化

Xen属于开源产品,具备社区庞大,资源丰富的特色,而且其免费,使用成本低,有大规模部署的实践验证。可是缺点是须要深度调优,虚拟化效率才高。Xen单独使用功能有限,须要配置多个组件实现功能,开发能力要求高。目前Xen虚拟化技术的市场逐渐被KVM虚拟化所侵蚀,市场占有率不高。云计算

这几年比较火的容器也属于开源产品,产品表明有Docker,容器解决了开发和运维之间的矛盾,在开发和运维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是实现devops的最佳解决方案容器社区相比虚拟化社区更小,可是容器技术发展很快,相比于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的大规模实践验证较少一些。spa

业界主流产品分析结论

VMware软件套件是自底向上的架构,VMware的vSphere和vCloud director产品都是依赖于免费的ESX(i) 虚拟机管理器,ESX(i)虚拟机管理器提供了很是优秀的部署架构。VMware的产品因为其架构的健壮性,不少高规格用户在多数据中心规模的环境中都有使用。可是,VMware的软件系统是封闭的,而且软件的发展路线是彻底遵循VMware本身的发展目标,用户或消费者在此方面没有任何控制权。 

OpenStack做为一个开源系统,没有任何一家单独的公司在控制OpenStack的发展路线,并且不少大公司都在支持OpenStack发展。有了如此多公司的资源投入,OpenStack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然而这也带来了问题,就是OpenStack部署和架构的实施和维护成本较比VMware高,与此同时,因为相对快速的版本更新速度,技术支持文档落后于产品自己。

虽然OpenStack是无偿使用的,可是须要有大量工程资源和领域专家才能部署和应用于生产环境,OpenStack支持不少部署场景,而且安装过程门槛较高。VMware则须要花费经费购买权限,而且相对来讲更加容易安装和运行。对于部分企业来讲,若是是开发能力不强的业务型企业,并且业务量变化不是很大,对基础设施的灵活性要求不高,追求的是稳定、受支持的虚拟化环境。在预算充足的状况下,那么使用商业化VMware是比较合适的。若是客户是有开源软件的要求,而且有必定的运维能力,并且业务更改较为平凡,须要更多的裸机管理、编排、容器管理等要求,那么采用OpenStack较为稳当。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