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数据中心灾备的相关资料。博客里汇总一下吧。数据库
RPO - 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发生灾难前最后一次备份的时间点距离当前时间差(数据丢失时间)服务器
RTO - 时间恢复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发生灾难后恢复物理系统环境的时间(如服务器重启、数据库重启等至应用正常运行)网络
存储网络要求作到时延低,带宽高,可靠性强;异步
业务网络要求作到链路备份、路由收敛快。ide
国家标准 | 6级 | 5级 | 3-4级 | 2级 | 1级 |
---|---|---|---|---|---|
指标参考:联机交易恢复时间目标及恢复点目标 | RTO = 0 | RTO ≤ 2H | RTO ≤ 4H | RTO > 4H | RTO > 48H |
RPO = 0 | RPO ≤15m | RPO ≤ 4H | RPO > 4H | RPO > 24H | |
数据备份系统 | 最高 | 较高 | 中 | 低 | 低 |
备用基础设施 | 最高 | 最高 | 最高/中 | 低 | |
备用网络系统 | 最高 | 最高 | 最高/中 | 低 | |
备用数据处理系统 | 最高 | 最高 | 最高/较低 | 低 | |
技术支持 | 最高 | 较高 | 较高/中 | 低 | |
运行维护管理 | 最高 | 较高 | 较高 | 中 | 低 |
灾难恢复预案 | 最高 | 最高 | 最高 | 最高 | 最高 |
网络要求 | 应用级灾备 | 数据级灾备 | |||
灾备中心与数据中心同构 | 灾备中心只需具有存储系统 | ||||
全业务备份或者关键业务备份 | 业务数据备份 | ||||
异地灾备,相距1000KM以上 | 同城灾备或者异地灾备 | ||||
SAN网络链接方式,带宽、延迟 | |||||
网络可靠性、路由性能高 | |||||
业务要求 | 远程实时备份 | 支持实时传输 | 基本核心数据备份 | ||
数据零丢失 | 数据完整性要求 | 数据同城备份或异地备份 | |||
网络无缝切换 |
SAN互联数据级容灾分为同步数据复制和异步数据复制,同步数据复制指经过将本地生产数据以彻底实时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保证了异地数据和本地数据的彻底一致性,但因为须要等待远程操做完成并收到响应,限制其只能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进行应用。异步数据复制指将本地数据之后台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本地每次的IO交易均正常释放,无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在复制过程当中本地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能够长距离(1000千米以上)传送,对网络带宽要求小,但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状况。性能
硬件级灾备(阵列级):数据经过存储阵列控制器直接在存储设备之间传输。系统稳定性高且性能优异,适合于关键业务和高端应用;同时具有操做系统无关性。硬件级灾备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灾备技术,普遍用于FC-SAN容灾系统中。spa
软件级灾备(主机级):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专用的数据复制软件实现远程复制功能。软件级灾备的兼容性较好,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可部署不一样类型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无需额外的硬件支持,投入成本较低。普遍应用于IP-SAN容灾系统中,FC-SAN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