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防火墙作IP地址映射

1、环境linux

服务器IP地址:192.168.1.2服务器

Linux操做系统IP地址:192.168.1.3eth0);192.168.10.20eth1网络

客户端IP地址:192.168.10.30ide

拓扑图以下:spa

wKiom1gb-I_QXJvrAAB-RBMjMsk991.png

2、配置操作系统

一、  开启防火墙数据转发功能orm

配置文件:/proc/sys/net/ipv4/ip_forwardblog

该配置文件中默认值为0,将值改成1接口

注:0表示此功能能关闭;1表示此功能开启。ip

 

2linux操做系统中的IPTABLES

用到的命令:

1)查看目前本机的防火墙规则:iptables –L –n

参数:

-L:列出目前的table固然规则

-n:不进行IPHOSTNAME的反查,显示信息的速度会快不少。

2)清空原有防火墙规则:iptables  [-FXZ]

参数:

-F:清除全部的已定制的规则

-X:除掉全部用户“自定义”的chain

-Z:将全部的chain的计数与流量统计都归零

3)经过命令配置防火墙转发功能

A.首先,当客户端发起到服务器的链接请求:数据包先从客户端(192.168.10.30)发出,到达linux主机(192.168.10.20),通过防火墙将数据包封装新的数据包头(192.168.1.3)。简单来讲就是数据包通过linux主机防火墙时,通过数据包头转换,将旧的源地址(客户端地址:192.168.10.30)改成新的源地址(linux

命令: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192.168.10.30 –o eth0 -j SNAT --to-source 192.168.1.3

参数:

-t:后面接table,例如nat或者filter,省略此项时默认使用filter

-A 链名:新增一条规则,该规则增长在原规则的最后面。例如原来有两条规则,使用-A后就是加上第三条规则。

-io 网路接口:设置数据包进出的接口规范

   -o:数据包所进入的那个网络接口。与POSTROUTING(修改来源IP)结合。

   -i:数据包所传出的那个网络接口。与PREROTING(修改目的IP)结合。

-s 来源IP/网络:设置此规则的数据包的来源地;-d:目标IP/网络:同-s,只不过这里指的是目标的的ip/网络

-j:后面接操做;SNAT:修改数据包报头的来源项目  DNAT:修改数据包报头的目的项目

 

B.当数据包从客户端发出到eth1后再次进行转换:

命令:

iptables-t nat –A PREROUTING -d 192.168.10.20 -i eth0 –j DNAT --to-destination192.168.1.2

一样的,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请求返回数据包: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2-o eth1 -j SNAT --to-source 192.168.10.20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192.168.1.3-i eth1 -j DNAT --to-distination 192.168.10.30

至此防火墙配置完成。


以上有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敬请指正!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