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性能测试的部分概况,一个Web请求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web
(1)客户发送请求服务器
(2)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网络
(3)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并发
(4)webserver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给客户发送请求开始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第三步不包括在每次请求处理中)。app
事物(Transaction) ide
在web性能测试中,一个事务表示一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的过程,通常的响应时间都是针对事务而言的。 工具
请求响应时间 性能
请求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一般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通常为“秒”或者“毫秒”。一个公式能够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标准可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1)在3秒钟以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很不错的”(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好的”;(3)在5~10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勉强接受的”(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极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测试
事务响应时间 ui
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的概念,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的.例如:跨行取款事务的响应时间就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
并发用户数
并发通常分为2种状况。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全部的用户在同一时刻作同一件事情或者操做,这种操做通常指作同一类型的业务。好比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必定数目的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全部用户进行彻底同样的操做,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全部的用户能够一块儿申请业务,或者修改同一条记录。另一种并发是广义范围的并发。这种并发与前一种并发的区别是,尽管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做,可是这些请求或者操做能够是相同的,也能够是不一样的。对整个系统而言,仍然是有不少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操做,所以也属于并发的范畴
吞吐量
指的是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当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传输时间,就是吞吐率.
6.TPS(transactionper second) 每秒钟系统可以处理的交易或者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7. 点击率
每秒钟用户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这个指标是WEB应用特有的一个指标:WEB应用是"请求-响应"模式,用户发出一次申请,服务器就要 处理一次,因此点击是WEB应用可以处理的交易的最小单位.若是把每次点击定义为一个交易,点击率和TPS就是一个概念.容易看出,点击率越大,对服务器的压力越大.点击率只是一个性能参考指标,重要的是分析点击时产生的影响。须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点击并不是指鼠标的一次单击操做,由于在一次单击操做中,客户端可能向服务器发出多个HTTP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