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快捷键的使用

你们最多见的windows系统给你们提供了不少的快捷键,那么Linux快捷键有没有呢?Linux快捷键在不一样终端有不一样的组合。linux下有不少对于简化用户使用过程颇有帮助的快捷键,下面作个简单的介绍:
在控制台/虚拟终端下
1. ctrl-alt-delete -关闭计算机
2. alt-fn (f1, f2, f3,…) - 切换到第n个控制台
3. alt-left 或者 alt-right - 切换到上/下一个虚拟终端
4. scroll lock - 锁定终端的输入/输出-当屏幕输出滚动过快的时候能够用这个键给屏幕定格,再按一次scroll lock解除锁定。
也能够用另一种方法实现这个功能,使用ctrl-s 锁定屏幕,使用ctrl-q解除锁定。若是你的控制台忽然出现了不明缘由无响应也能够尝试一下后面的这个解锁快捷键,也许是由于你无心中触发了ctrl-s致使屏幕假死。
5. shift-page up 或者 shift-page down - 上、下滚动控制台缓存。这个功能在 scroll lock 启动的时候也是管用的。 在使用 (alt-fn) 更换控制台后缓存内容就被删除了,因此滚动无效。
6. ctrl-l -刷新屏幕。
7. ctrl-c 或者 ctrl-\ -杀死当前任务
8. ctrl-d - 做用是 eof 即文件末尾(end-of-file)。若是你的光标处在一个空白的命令行上,将会退出bash,比你用exit命令退出要快得多。
9. ctrl-z - 暂停进程。使用命令:bg在后台运行或者使用fg在前端运行。
bash & command-line
1. ctrl-a - 把光标移动到命令行最开始的地方。
2. ctrl-e - 把光标移动到命令行末尾。
3. ctrl-u - 清除命令行中光标所处位置以前的全部字符。
4. ctrl-w - 清除左边的字段
5. ctrl-y - 将会贴上被ctrl-u 或者 ctrl-k 或者 ctrl-w清除的部分。
6. ctrl-r - 将自动在命令历史缓存中增量搜索后面入的字符。
7. tab - 命令行自动补全-自动补全当前的命令行。若是启用自动补全脚本命令参数和选项也能够自动补齐。
8. ctrl-k - 清除从提示符所在位置到行末尾之间的字符。
kernel shortcuts
下面的快捷键必须在内核中启用之后才可使用。
并且必须启用魔术组合键(sysrq):
启用sysrq:
$sudo echo 1 > /proc/sys/kernel/sysrq
禁用sysrq:
$sudo echo 0 > /proc/sys/kernel/sysrq
1. alt-sysrq-s - 同步全部已挂载的文件系统。全部缓存中的数据将被马上写入磁盘。
2. alt-sysrq-u - 以只读方式从新挂载全部已挂载文件系统。
3. alt-sysrq-b - 快速重起。 不要在没有同步和卸载文件系统的状况下执行,不然会致使文件系统严重错误。
4. alt-sysrq-s,而后 alt-sysrq-u,而后 alt-sysrq-b - 同步全部文件系统、以只读方式从新挂载全部文件系统、马上从新启动。这是从新启动linux的最快方式。
5. alt-sysrq-h - 输出其余魔术组合键列表(sysrq)功能。
Linux快捷键你们就这么些吧。熟练使用能够提升咱们的效率。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