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类与类类似,但又没有类附加标签上。伪类分为UI伪类和结构化伪类。
css
:link(将样式添加到未被访问的连接上)html
:visted(将样式已添加到访问的连接上)segmentfault
:hover(将样式添加到鼠标悬浮的元素上)搜索引擎
:active(将样式添加到被激活的元素上)spa
:focus(将样式添加到被选中的元素上).net
:first-child(将样式添加到第一个子元素上)设计
:last-child(将样式添加到最后一个子元素上)code
伪元素是在文档中如有实无的元素。htm
主要有如下几种
blog
:first-letter(将样式添加到第一个字母)
:first-line(将样式添加到第一行)
:before(在某些元素前面插入某些内容)
:after(在某些元素后面插入某些内容)
看到:after,你们脑子里应该都能浮现出那个清除浮动的CSS的吧。没错,就是这个。
1
2
3
4
5
6
7
|
.clearfix:after {
content
:
"."
;
display
:
block
;
height
:
0
;
visibility
:
hidden
;
clear
:
both
;
}
|
仔细琢磨下它们的定义。
伪类的实现就比如给这个标签添加了一个虚拟的类。
举个栗子:
1
2
3
4
5
|
a:hover{
font-size
:
20px
;
color
:
red
}
<a href=
"#"
>Hello,World</a>
|
若不用伪类,实现一样的效果,须要这么作
1
2
3
4
5
|
.hover{
font-size
:
20px
;
color
:
red
}
<a href=
"#"
class=
"hover"
>Hello,World</a>
|
这么一对比,”伪类“就顾名思义了啊。
而伪元素则比如添加了一个新的标签。
1
2
3
4
5
|
p:first-letter{
font-size
:
20px
;
color
:
red
}
<p>Hello,World</p>
|
若不用伪元素,实现一样的效果,须要这么作
1
2
3
4
5
|
.first-letter{
font-size
:
20px
;
color
:
red
}
<p><span class=
"first-letter"
>H</span>ello,World</p>
|
所以总结下区分的方法:现实相同效果是须要添加一个类仍是一个元素标签。
tips:
1.CSS3为了区别伪类和伪元素,明确使用单冒号来表示伪类,双冒号来表示伪元素。但为兼容性考虑,目前基本仍是使用单冒号来表示。
2.搜索引擎不会搜索伪元素的信息。所以,不要经过伪元素添加你想让搜索引擎索引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
《CSS设计指南》
http://www.jb51.net/css/6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