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测试,是一种测试代码性能的方法,好比你有多种不一样的方案,均可以解决问题,那么究竟是那种方案性能更好呢?这时候基准测试就派上用场了。框架
基准测试主要是经过测试CPU和内存的效率问题,来评估被测试代码的性能,进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好比连接池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那么哪一个值才是最优值呢,这就须要配合基准测试不断调优了。函数
基准测试代码的编写和单元测试很是类似,它也有必定的规则,咱们先看一个示例。性能
itoa_test.go单元测试
package gotest import ( "fmt" "testing" ) //itoa_test.go func BenchmarkSprintf(b *testing.B) { num := 10 b.ResetTimer() for i := 0; i < b.N; i++ { fmt.Sprintf("%d", num) } }
这是一个基准测试的例子,从中咱们能够看出如下规则:测试
_test.go
结尾Benchmark
开头,必须是可导出的b.ResetTimer
是重置计时器,这样能够避免for
循环以前的初始化代码的干扰b.N
是基准测试框架提供的,表示循环的次数,由于须要反复调用测试的代码,才能够评估性能
运行基准测试也要使用go test
命令,不过咱们要加上-bench=
标记,它接受一个表达式做为参数,匹配基准测试的函数,.表示运行全部基准测试。优化
由于默认状况下go test
会运行单元测试,为了防止单元测试的输出影响咱们查看基准测试的结果,可使用-run=
匹配一个历来没有的单元测试方法,过滤掉单元测试的输出,咱们这里使用none
,由于咱们基本上不会建立这个名字的单元测试方法。spa
下面着重解释下说出的结果,看到函数后面的-2
了吗?这个表示运行时对应的GOMAXPROCS
的值。接着的5000000表示运行for
循环的次数,也就是调用被测试代码的次数,最后的290 ns/op表示每次须要话费290纳秒。指针
以上是测试时间默认是1秒,也就是1秒的时间,调用5000000次,每次调用花费290纳秒。若是想让测试运行的时间更长,能够经过-benchtime
指定,好比3秒。code
能够发现,咱们加长了测试时间,测试的次数变多了,可是最终的性能结果:每次执行的时间,并无太大变化。通常来讲这个值最好不要超过3秒,意义不大。orm
上面那个基准测试的例子,实际上是一个int
类型转为string
类型的例子,标准库里还有几种方法,咱们看下哪一种性能更加。
package gotest import ( "fmt" "strconv" "testing" ) func BenchmarkSprintf(b *testing.B) { num := 10 b.ResetTimer() for i := 0; i < b.N; i++ { fmt.Sprintf("%d", num) } } func BenchmarkFormat(b *testing.B) { num := int64(10) b.ResetTimer() for i := 0; i < b.N; i++ { strconv.FormatInt(num, 10) } } func BenchmarkItoa(b *testing.B) { num := 10 b.ResetTimer() for i := 0; i < b.N; i++ { strconv.Itoa(num) } }
运行基准测试,看看结果
从结果上看strconv.FormatInt
函数是最快的,其次是strconv.Itoa
,而后是fmt.Sprintf
最慢,前两个函数性能达到了最后一个的10倍多。那么最后一个为何这么慢的,咱们再经过-benchmem
找到根本缘由。
-benchmem
能够提供每次操做分配内存的次数,以及每次操做分配的字节数。allocs/op 表示每次操做从堆上分配内存的次数。B/op 表示每次操做分配的字节数。 从结果咱们能够看到,性能高的两个函数,每次操做都是进行0次内存分配,而最慢的那个要分配2次;性能高的每次操做分配8个字节内存,而慢的那个函数每次须要分配0字节的内存。从这个数据咱们就知道它为何这么慢了,内存分配都占用都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