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2007-10-7html
序ios
图形界面较好的Linux操做系统有三个主要的发行版本:RedHat, Debian, SuSE。
自RedHat9后,RedHat以Fedora为名发行新的版本。仍然是帽子,不过由红帽子变shell
成了浅顶软呢帽。ubuntu
图1 Fedora的界面 lumaqq002005fedora4.jpgwindows
Debian的主要做者是一对夫妇,Debian这个名字是由夫妇二人的姓名合成的。国缓存
人喜欢俗称它为大便,一是由于与Debian谐音,二是由于它龙卷风的logo也很像bash
大便。虽然有点俗,但debian的用户把大便做为debian的爱称。须要说明的是,session
基于debian的ubuntu很受欢迎,界面更加漂亮。编辑器
图2 debian界面 debian-Screenshot.png字体
图3 ubuntu界面 ubuntu-5.10-nautilus.jpg
SuSE,不是很了解,师弟装了,界面也很漂亮,使用习惯更像windows。
Linux世界中,有两大主要的桌面环境:KDE和Gnome。RedHat和SuSE能够选择使用
KDE或是Gnome,而Debian及ubuntu只提供了Gnome桌面环境。
=====================================================================
国庆前我装了Debian etch(应该是最新的稳定版本,之前的稳定版本有woody,
sarge)。之后主要的工做环境就是Linux了。一开始装了英文版的,边使用边解
决中文支持的问题。下面是一些笔记,但愿能帮助新使用debian的朋友。
图5 个人debian截图 myScreenshot-windowImage.png
1. 让英文版 的debian显示中文。
首先要安装汉字包,经常使用的汉字包主要有如下几种: ttf-arphic-bkai00mp 繁体楷书
ttf-arphic-gbsn00lp 简体楷书 ttf-arphic-gkai00mp 简体宋体 ttf-arphic-uming 繁简宋体 ttf-arphic-ukai 繁简楷书
网上的方法是:
在文件/etc/apt/sources.list中加入这两行: deb
ftp://202.203.132.242/Debian/debian sarge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ftp://202.203.132.242/Debian/debian sid main contrib non-free 而后用
命令: apt-get install ttf-arphic-bkai00mp ttf-arphic-gbsn00lp ttf-arphic-gkai00mp ttf-arphic-uming ttf-arphic-ukai
个人debian不是sarge也不是sid,好像是etch。因此这两个源都不行。好在这些字体在个人安装光盘里有,因而我:
apt-get install ttf-arphic-*
这样能装的中文字体我全装了。
也可使用windows中的字体,网上的方法是:
Windows下,打开”控制面板“,双击”字体“,将里面本身喜欢的字体复制到Debian下,能够放在/usr/loca/share/fonts/目录下。
若是桌面环境是KDE,点KDE的主菜单,选Actions下的settings->SystemAdministration->Font Installer,这个程序就列出了系统里安装过了的字体,点Add Fonts...,会出现一个浏览的对话框,而后你选你本身存放字体的目录/usr/local/share/fonts/,点肯定就将window下的字体添加到debian系统中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备份和修改/etc/X11/xorg.conf文件。cp xorg.conf xorg.conf-back回车,这样就备份了这个文件,而后用任意一种编辑器编辑
xorg.conf(注意有的系统不是这个文件)在里面加入这一行: FontPath
"/usr/local/share/fonts/"
Section "Files" FontPath "/usr/local/share/fonts/" ......
EndSection
而后保存退出。(不知道为何我用windows字体,文字都显示成方块了。)
*后来我把windows字体考到/usr/local/share/fonts/truetype/ms目录下,并注意要把simsun.ttc改成simsun.ttf。
*并fc-cache -f -v,把字体都加载到缓存中,而后logout一下,再进来就能够了。
*也颇有可能和我安装了xpdf-chinese-simplified有关。在安装xpdf-chinese-simplified前,注意安装cmap-adope-gb。
*反正,搞定这些后,openOffice也能正常导出中文的pdf了。
安装完汉字包后,要设置locale。
运行locale命令查看当前使用的locale,用 locale -a查看可使用的locale,我使用的是zh_CN.GB2312,
可使用命令dpkg-reconfigure locales配置locale, 也能够在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文件中加入这一行:
export LC_ALL=zh_CN.GB2312
最后,从新启动X就能够显示中文了。
图6 配置好中文后的gedit截图 Screenshot-gedit.png
2. 输入中文。
有两个比较好的中文输入法:scim和fcitx。
若是用fcitx:
apt-get install fcitx 安装此输入法,而后
在/etc/X11/Xsession.d/目录下95im-launch在里面写入: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fcitx 这样fcitx就随桌面自动启动了。
若是用scim:
apt-cache search scim 安装:apt-get install scim scim-chinese
scim-tables-zh 安装完毕。 配置: /etc/X11/Xsession.d/95xfree86-input-start
export LC_CTYPE="zh_CN.GBK"
export XMODIFIERS=@im=SCIM
export GTK_IM_MODULE=scim export
QT_IM_MODULE=scim scim -d
(个人安装光盘里没有scim-chinese,我就没装这个包,不过scim仍是用得很爽)
我我的推荐scim,由于用fcitx不知道为何在openoffice和molliza中都不能调出fcitx输入法。
3. 让debian发声。
我装完debian后,没有声音,也没有扬声器发出的didi声,证实声卡驱动装上了。因而我用了一种一般都有效的方法:
安装alsa!
我当时用的方法是:
su apt-get install alsa* 运行alsaconf选择想要使用的声卡,运行完毕就果真发声了。
其实应该不用装这么多包,网上的作法是:
aptitude install alsa-base alsa-utils alsaconf
(如今还有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个人系统又没有声音了,须要从新运行一下alsaconf。)
请在执行 alsaconf 后随即执行 alsactl store 强制保存声卡设置:
alsaconf
alsactl store
(我这样试了,仍然不行,暂时懒得弄了。)
若是问题仍然不能解决,请试着把
/etc/modprobe.d/modprobe.conf.dist 里有关声卡的行删掉,这些设置通常包含
sound 或 snd 字样,而后从新执行:
alsaconf
alsactl store
重启计算机试试。
4. 在debian下看视频
debian下自带了Totem movie player,不用解码器不全,我看一个wmv文件就说缺乏解码器。
debian自带的另外一个播放器VLC media player能够播放,感受不错。
另外,mplayer的解码器很是全,能够安装它来看视频。
apt-get install mplayer。
(其实如今的好多碟仍是看不了,彷佛是缺乏解码器。师弟装了一个suse,几乎看全部的碟都没问题。)
5. PDF乱码怎么办
一些网友的见解:
有时用gpdf和kpdf都会遇到乱码的状况,真是烦人。
Acrobat Reader又慢且不开源……
xpdf显示正文没问题,但是它的窗口标题栏看中文老是乱码,并且功能
也不够多。
(我补充一句,xpdf显示效果很差。尚未系统自带的Evince效果好)
我用过的pdf阅读器中,以为Windows上的Foxit最好用,速度又快功能又
好。
(这个我承认。)
不过呢,xpdf还算支持中文较好的,我仍是装了一个。
su
apt-get install xpdf xpdf-reader xpdf-chinese-simplified
光盘上找不到xpdf-chinese-simplified,我就没装这个包,xpdf显示中
文效果仍是不理想,一些格式都乱了。
另外一种说法:
最好的办法, 去Adobe的官方主页下载简体中文版的的Adobe Reader 7。
折衷的办法,用windows下 Adobe Reader 7的字体文件夹覆盖Linux下的那个文件
夹,能正确显示绝大部分中文pdf文档了,并且显示效果跟Windows下面的同样。但
是仍是有个别不能显示的,具体缘由未知。听说是有些pdf文档会自带字体,有些不
自带,形成了差别。
有一种让Evince显示中文的方法,不知道行不行:
1 sudo apt-get install evince 2 sudo apt-get install xpdf-
chinese-simplefied 3 你须要一个中文字体,simsun,fireflysun皆可。
cd /usr/share/fonts sudo ln -s <你的字体存放的路径> <字体名>.ttf //
记住必定是.ttf!!!不能是*.ttc,或是别的什么。我开始就挂在这里了 好比:
sudo ln -s /media/hda1/windows/fonts/simsun.ttc simsun.ttf //我开
始就挂在这里了 4 打开/etc/xpdf/xpdfrc-chinese-simplefied 将
displayCIDFontTT改成 displayCIDFontTT Adobe-GB1
/usr/share/fonts/simsun.ttf 便可! 5 如今你的xpdf,evince都能显示
中文了!
作了不少尝试,彷佛evince不能配置页面的背景色,但xpdf能够。
1 在你的home目录找到.Xdefaults文件,cd ~,ls -a。应该能够看到。
2 若是找不到,就创建一个同名文件吧。
3 在里面加入xpdf.paperColor: #c6e6c6。这是个人配置,浅绿色的背
景,你能够选择本身喜欢的颜色。
xpdf怎么选择复制文本。
6. 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并正常显示中文文件名。
要修改/etc/fstab。
1 例如我要挂载windows下的两个分区,经过fdisk -l我能够看到这两个
分区的设备名分别是/dev/sdb6和/dev/sdb7。
2 在/mnt下新建两个文件夹:mkdir study relex。
3 用vi打开fstab,添加两行。
/dev/sda6 /mnt/study vfat rw,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dev/sda7 /mnt/relex vfat rw,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保存退出。关键是iocharset=cp936,它能让windows下的中文文件名
正常显示,而不是一串?。
4 从新启动看一下,发现mount失败了。
5 文件系统类型错,参数设置错,我又看了一些文章,修改了一下:
/dev/sda6 /mnt/study ntfs defaults,umask=0,iocharset=utf8 0 0
/dev/sda7 /mnt/relex ntfs defaults,umask=0,iocharset=utf8 0 0
从新启动,搞定。umask=0,是全部文件的模式都是777。
7. u盘自动挂载怎么加参数?
若是不加参数,中文名都是?。
手动挂载的时候mount /dev/sdb /media/usbdisk -o utf8。
其实能够改fstab文件,像挂载windows分区那样加一行,不过选项里面要加上
noauto,禁止开机自动挂载。
但这样也很差,当有多个u盘时,就会出问题了。
我暂时不想管这个了。
8. Debian下的英汉词典。
stardict(星际译王)
从sourceforge上下了一个版本,装不上。
彷佛是依赖的一些包版本不对。
9. 系统时间老是快8小时怎么办?
系统时间刚刚调整正确,不知不觉又快了。观察几回,发现每次都是快了整整8
个小时。
这是系统读取硬件时间出现了问题。在命令行下hwclock --show,能查看硬件
时间。
若是能正确读出硬件时间,就是你的机器的BIOS处理方式和Linux的rtc内核模
块之间出现了问题。
大概是新的bios与老的rtc模块不兼容。
试一试hwclock --directisa --show是否能运行成功,若是能够,就好办了。
在debian 4.0以后,能够直接在/etc/default/rcS中添加一行:
HWCLOCKPARS="--directisa“
或者打开/etc/init.d/hwclock.sh,若是第一行是HWCLOCKPARS=,则在后面添
加"--directisa“。
10. 几个shell有什么分别?bash, sh, tcsh?
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拥有本身内建的 shell 命令集,相似于windows下的
dos窗口。debian下有bash,sh, tcsh三个shell。它们由不一样的做者开发,支持的
命令以及使用习惯都有所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