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博客了,因为一直忙于解决数据结构中的几个问题,一直在网上查阅资料,趁前几天没什么事看了一下OSI模型的七层结构,如今把这点知识写下来和你们分享一下,同时也为本身之后复习时用。
OSI的七层模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这七层,层与层之间经过端口链接。物理层是这七层的最底层,它的做用就是为传输数据提供稳定的通道相似于咱们现实生活中的公路同样,物理层的设备主要有双绞线,中继器,集线器等,物理层传输的数据所用的单位是比特。数据链路层是链接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它的做用可想而知,所以位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主要做用是使得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间相转换,从而使得计算机与外界相链接,工做在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是交换机,网卡(有些地方也说是物理层的设备),数据在数据链路层的传输的单位是帧,其中一个帧的最大容量为1500个字节左右。帧中包括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和源主机的MAC地址。数据链路层的下一层就是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网络层与IP关系密切,网络层中主要的设备是路由器,数据在这层中的传输是经过ICMP包来完成的, 网络层协议的表明包括:IP、IPX、RIP、OSPF等。传输层 是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除此以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例如,以太网没法接收大于1 5 0 0 字节的数据包(前面所讲的帧)。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传输层协议的表明包括:TCP、UDP、SPX等。会话层的做用是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创建和维持通讯,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创建和维护应用之间通讯的机制。表示层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做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应用层的做用是为操做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表明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综合上面,OSI模型的前四层偏向于硬件,然后三层则偏向于软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