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时候翻看lang.reflect包下的代码,发现有两部份内容:涉及反射和动态代理。
不少地方均可以看到动态代理的影子,只是一直没仔细看下。
在学习以前,先提出几个问题,带着问题来看代码:
1.什么是动态代理?
2.为何使用动态代理?
3.使用它有哪些好处?
4.哪些地方须要动态代理?
--------------------分隔线-----------------------------
和动态代理有关的有两个类
1.interface InvocationHandler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只这一个方法,后面再说
2.class Proxy
真正表示动态代理的类,提供两个静态方法:
Class<?> getProxyClass(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
用来产生代理类,参数要提供interface数组,它会生成这些interface的“虚拟实现”,
用来冒充真实的对象。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产生代理对象,多了InvocationHandler参数(只是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
它与代理对象关联,当请求分发到代理对象后,会自动执行h.invoke(...)方法,
invoke方法就是咱们用来作N多事情的地方 -_-。
--------------------分隔线-----------------------------
看完上面的代码,大体明白动态代理的含义:
A接口有c方法,类B实现A接口,本来应该是执行B类中的c方法,可如今不这样作;
我声明产生B类的代理类B',由它来冒充B类的“兄弟”并“实现”A接口,
对外界来讲B'应该也有c方法,可当真正调用它的时候,
它会去执行与它关联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
在这个方法里面你能够作不少事情。这样,这个请求就被“代理”到其它地方去了。
下面是根据个人理解画的一个说明图
--------------------分隔线-----------------------------
引用网上的一个例子来讲明问题(有部分改动,转载自:http://callan.iteye.com/blog/161806)
真实的接口: java
public interface Hello { void sayHello(String to); void print(String p); }
它的真实实现类:数组
public class HelloImpl implements Hello { public void sayHello(String to) { System.out.println("Say hello to " + to);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print : " + s); } }
在这里生成与代理类相关联的InvocationHandler对象 学习
public class Log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dele; public LogHandler(Object obj) { this.dele = obj;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doBefore(); //在这里彻底能够把下面这句注释掉,而作一些其它的事情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dele, args); after(); return result; } private void doBefore()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 private void after() { System.out.println("after...."); } }
最后是测试类:测试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Impl impl = new HelloImpl(); LogHandler handler = new LogHandler(impl); //这里把handler与impl新生成的代理类相关联 Hello hello = (Hello) Proxy.newProxyInstance(impl.getClass().getClassLoader(), impl.getClass().getInterfaces(), handler); //这里不管访问哪一个方法,都是会把请求转发到handler.invoke hello.print("All the test"); hello.sayHello("Denny"); } }
这里是输出结果: this
before.... spa
print : All the test 代理
after.... 日志
before.... code
Say hello to Denny 对象
after....
--------------------分隔线-----------------------------
最后试着来回答以前提出的问题:
1.什么是动态代理?
一种用于转发请求,进行特殊处理的机制,“动态”应该指的是“运行期”。
2.为何使用动态代理?
能够对请求进行任何处理(如事务,日志等,这都是网上说的,我固然能够作任何处理)
3.使用它有哪些好处?
如上
4.哪些地方须要动态代理?
不容许直接访问某些类;对访问要作特殊处理等,我只能想到这些。
--------------------分隔线-----------------------------
其它一些想法:
1.若是想声明产生B类的代理类,那个B类必需要实现接口,若是没有接口,
代理类就不能假装成B类的“兄弟”,也就没有存在的意思,
其实也能够假装成B类的“孩子”,对外他们有共同的接口,能够这样作吧?
2.当请求代理类的方法时,这个请求会被转到执行与代理类关联InvocationHandler
的invoke方法。那InvocationHandler究竟是什么?对它的理解能够是这样:
它用来处理方法的调用,实现类也有一样的意义;与代理类对象相关联则表示,
它就是负责处理代理类应该有的动做,把全部的方法请求分发到invoke这个方法上。
--------------------分隔线-----------------------------
学习后总结,既能够全面地观察分析,又能加深印象。
若是个人理解有误,别人的指证会对我产生积极影响。
若是个人理解正确,帮助其它人理解是个人荣幸。
初学者,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