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篇-1

目录

01网络基础

1.网络的发展

2.网络的划分

2.1覆盖范围划分

2.2传输技术划分

3.网络基础概念

3.1IP地址

3.2PORT端口

3.3协议

3.4协议分层

3.5网络通信环境中的协议分层

3.6数据传输流程


01网络基础

1.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独立模式(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

第二阶段:网络互联(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

第三阶段:局域网LAN(计算机数量增加,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第四阶段:广域网WAN(将远隔千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2.网络的划分

网络的划分可以从两方面开始

  •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 按网络采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2.1覆盖范围划分

局域网:网络覆盖范围在1000米以内

城域网:网络覆盖范围在10公里以内

广域网:网络覆盖范围在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2.2传输技术划分

点对点式:一条信道连接一对结点,没有直接连接关系的结点通信需要中间结点的转发

广播式:多个结点共享同一条信道,网络中一点发送,多点接收

3.网络基础概念

3.1IP地址

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IPV4/IPV6

IPV4:uint32_t----无符号32位整数---ip地址数量不到43亿

IPV6"uint8_t ip[16]---无符号128位整数(16个字节)---因为不向前兼容IPV4,因此没有很好的推广起来

在网络中每条数据中都会包含两条信息:源端IP地址,目的端IP地址

3.2PORT端口

在一台主机上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uint16_t---无符号16位整数

范围:0-65535

特性:

一个端口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但是一个进程可以使用多个端口

在网络中每条数据中都会包含两条信息:源端端口,目的端端口

在一个主机上可以启用65536个客户端(一个ip地址情况下),若一台主机有多个ip地址,则端口号可以复用。

3.3协议

通信双方数据格式的约定

3.4协议分层

协议的封装,在整个通信环境中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按照每一层提供的服务,使用的协议,提供的端口,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进行分层

3.5网络通信环境中的协议分层

3.5.1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3.5.2TCP/IP五层模型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数据包

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沟通;

典型协议:HTTP(传输网页)/FTP(传输文件)/SMTP(简单电子邮件传输)/Telnet(网络远程访问)

传输层-数据段

负责端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典型协议:TCP/UDP

网络层-数据报

负责地址管理路由选择(选择合适的路径);

典型协议:IP协议

包含的重要信息:IP地址

典型设备:路由器

链路层-数据帧

负责相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典型协议:Ether(以太网协议)

包含的重要信息:网卡的物理地址

典型设备:交换机(相邻设备之间的固定数据传输)

物理层

负责光电信号的传输;

典型协议:以太网协议(Ether)

典型设备:集线器(重要功能:信号放大)

3.6数据传输流程

数据的封装+数据的分用

数据的封装

 

数据的分用

数据分用就是将数据根据各层协议进行分类使用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