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敏捷坑人系列不清晰的完成,在这篇文章当中,描述了完整的定义和验收标准之间的区别,可是最近的课程当中依然有很多小伙伴在提问关于完成的定义,那今天的来讲一下,为何咱们要设定完成的定义(即其重要性)ide
在工做当中每每咱们会说这个事情我完成了。当咱们说完成的时候,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完成是有不一样的定义。好比PO认为完成是须要包含完成编码,提交到代码库,完成单元测试,完成集成测试,完成功能测试,等等一系列的测试。单元测试
而开发小伙伴可能认为完成只包含代码,以及在本身的电脑上测试,没有问题就算是完成了。测试
那这两个完成之间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而这个每每会形成你们对于完成的理解误区,及同时也会形成沟通上的冲突。ui
在这个背景下,团队须要对于完成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个完成会包含不少不一样的层面及不一样的步骤。编码
举例说,若是说一个产品功能完成了会包含什么?若是开发完成了会包括什么,若是测试完成会包括什么,这是不一样的层面。可是在Scrum指南中完成默认是指的产品完成。blog
完成的定义就像是一道门槛开发
团队一块儿设好了门槛,能跳过去的功能(PBI)就是完成了,跳不过去的,就是没完成。没有完成一半或者完成90%这样的概念。get
因此对于这道门槛咱们要设多高,这个是看团队对于本身的要求是多少,以及团队对质量的要求是多少,这是很是重要的一一个概念博客
验收标准更像是PBI(功能)自身的一部分,或者用户故事的一部分。验收标准和用户故事是完整的总体,且不可拆分的。产品
也就是咱们在梳理用户故事的时候,要同时梳理出这个用户故事的验收标准。
举个例子,好比登陆功能,如何这个登陆功能才算是完成呢?最简单的用户名密码正确就登陆成功,用户名密码错误返回错误缘由。这是最简单的两个验收标准。这两个验收标准就是用户故事的一部分。
关于用户故事和产品待办列表,在我以前的博客当中也已经有详细描述,你们能够参考。
本文首发于 Bob Jiang的博客 ,转载请联系 Bob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