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的一次机会,发现了一种衡量体验的绝佳办法,我称之为默片体验。
程序员
惯例上你们聊到设计都是在某个会议上,可能人多可能人少,咱们侃侃而谈。
关于这部分的功能设计,产品童靴是基于如何如何的原则,作了如下的如何如何演进,下面的环节每每就是你们一页一页的介绍,这一页是要实现什么样的操做,咱们是怎么设计这个操做的,简化了什么什么、引导了什么什么、有哪些亮点。设计
上段时间偏偏在看一个设计。
看完设计的演示,我本人简直超级满意的。
绝了,这东西绝了,远远超出了我预期,而后就想要介绍给老板。
更加机缘巧合的是,当时一下出来几个汇报,都涉及体验的设计,那很天然的我会把已经超出预期的这个设计做为样本来推荐。
可是不巧的是,咱们不能一一现场演示。
因此程序员录个视频吧!
由于就是电脑录屏因此无声的
为了介绍系统因此有一点字幕
布置完,我本身直接休假去了3d
记不清是路上仍是回来后收到了视频
视频中呈现的全部环节都是和现场演示一致的视频
BUTblog
体验就是没有听演示的时候精彩了
当时的想法是,可能我第二次看了,也确实这套理念很熟悉,因此不会那么兴奋。
那天下午我就看了好多遍
确实看到的设计体验不像演示的时候那么精彩!产品
为何都没变,可是设计的感受会变呢!软件
由于现场的介绍其实也是系统引导的一部分,因此在默片的状态下,等于去掉了一种系统的引导。再看总体的设计,会以为实际上是缺乏一部分引导感的。
以后,把宋老师拉到我工位,说你看一下这个片子
肯定以及确定的是,最后咱们达成一致,设计是很是棒的设计,可是确实在静默的状态下,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程序
我想,一线其实就是在静默的状态下收到咱们的软件系统。
我也没有能力给每个一线操做员来演示一遍,甚至都没有能力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收到一份使用说明书。
因此默片状态下的体验才是真实的体验,缺引导真的是个无处不在的问题啊!
以上就是咱们的默片体验验证法,咱们的软件可能后续逐步都会走一遍默片来从新审视。
抱歉不能把系统的界面放上来,但愿文字也可让你们的理解清楚。
夜很深了,但愿以上内容对你们有所帮助。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