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讯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通常称为 OSI 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前端
OSI 主要分红了7层,其中包括:网络
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个分层均可以接受不了它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也为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上下两层之间所遵循的约定叫作接口,同一层之间的交互所遵循的叫作协议。编码
如上图,发送方由应用层到物理层由上至下传输信息,每一层在处理信息时附上当前分层的协议所必须的首部信息。而接收方在则是从下往上传输,在处理信息时把首部和内容进行分离,再转发至上一层,最终把发送方的信息恢复原样。cdn
以发送邮件为例子,讲述每一分层的做用和处理过程。blog
应用层该协议在所须要传送的数据的前端附加一个首部信息。该首部信息里面会标明了内容和收件人。而当接受方接收到该数据后,会分析数据首部和数据正文,最终实现邮件传输。接口
表示层的做用是把数据从某个计算机特定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通用的标准数据格式,同时能够反转过来。其目的就是为了统一网络数据格式。即使是一段简单的文字也有着众多的编码格式,例如:UTF-八、UTF-16和EUC-JP等等。而表示层之间为了可以识别编码格式也会在数据前端附加首部信息。路由
会话层主要负责决定使用何种链接方式,例如在发送邮件的时候能够选择每一封发送完成后从新创建链接发送,也能够选择一个链接同时发送数个邮件,甚至能够同时创建数个链接发送。会话层也会在数据前端记录数据传送顺序的信息。 (会话层负责决定创建链接和断开链接的十几,而传输层才是进行实际的创建和断开处理)。it
传输层主要负责是创建链接和断开链接,并确保信息是否达到目标地址,它会在通讯两端的计算机进行确认,若是数据没有达到,它会进行重发。为了确保可靠性,也会在数据前端加上首部信息以识别这一分层的数据。io
网络层中主要负责的是基于目的地址,在众多的数据链路中,将数据从发送端发送到接收端。网络层中会把目的地址的相关信息放在首部发送到下一层。class
数据的传输实际仍是经过物理的传输方式,而数据链路层实际就是在互连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处理。
物理层则是将0,1的数据转为电信号或者光信号给物理传输介质,而链接这些物理传输介质的设备之间是经过MAC地址(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传输。所以,物理层会把MAC地址做为首部信息放在数据前端,将其发送到网络。
参考文章
图解TCP/IP
这会做为最近的一个长期目标不按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