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技术这么好,总要改变点什么把!

你技术这么好,总要改变点什么把!

这篇文章我很早就想写了,工做至今(10年)我对于技术这个东西的体会也愈来愈多。今天触发我动键盘敲字的是一个事情:我在准备作一个golang内存模型的ppt,准备节后给组内同窗分享。可是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就谷歌了一下,搜出了我本身16年写的一篇文章。。。我才记起来,16年我看雨痕大神的书的时候,研究过一阵子的内存模型。我越阅读文章越尴尬,倒不是由于文章有错误,而是由于我对这段知识点没有任何印象。因而,我和小白读者同样,从新和16年当时的我进行了知识的沟通。前端

因而我发了这么一篇微博:mysql

对于这个事情,我首先是很庆幸,庆幸本身当时还留下了本身阅读的心得和文字。可是转念一想,更多的是恐惧,恐惧的是,我不知道我如今头脑里面的技术知识,在几年以后,又会在哪里?惟一所幸我文笔还未辍,几年以后的文章估摸大都还在个人博客中。可是我头脑里面的东西呢?我还会记得多少呢?若是几年后这些知识注定忘记,我如今还有必要学习么?linux

技术焦虑

如今的技术圈子很火热,任何技术点,任何知识,只要你肯搜索,都能找到资料。可是如今技术圈确实有一个很差的地方,就是贩卖焦虑。这种贩卖焦虑的点并不在于形式,而是一种广泛的心态。特别是对于那种知识点比拼的心态:“xx知道的东西好多,好厉害!我要向xx学习”。我一直宣扬,这种心态千万不要有。xx比你知识点多不少,可是不表明他比你强,比你厉害。程序员如何比拼强弱?要比拼的毫不是知识点的多寡,而是使用知识点的能力强弱。即如何使用你掌握的知识改变行业。程序员

关于晨读,各类帐号确实如今很常常发晨读,晨读这件事情,我本身也坚持了三年,如今开的群也在和几我的坚持发。其实我本身也知道,晨读这些内容恐怕没有几我的会看,大多数人恐怕就是浏览了下标题。晨读这个事情,本质是好的,它对收集和发送的人来讲是最有利的,基本上收集和发布的人至少须要大体看过这些文章,这对发布的人是一种坚持学习的东西。而可是对于看的人,我本身也知道见仁见智。若是这些晨读标题引发了自身的恐慌和焦虑,我以为绝对是得不偿失的。golang

前沿技术

聊聊前沿技术。无论你如今是学习什么前沿的技术,大体一句话应该是没有错的,你所掌握的技术,在你有生之年,是会过期的。这种过期的生命周期是从后端向前端逐渐缩短的。我这里的后端和前端的方向是以靠近真实用户的距离计算的。好比数据库,操做系统这种技术,距离用户最远,用户基本不会感知,他们可能几十年都不会过期,从mysql,linux大体就能看出来。再往前,中间件技术,缓存等技术,大体十几年把。再往前,后端服务技术,我认为生命周期应该是10年以内。再往前,前端技术,我以为迭代周期应该是5年以内了。若是有工做超过10年的朋友,应该对我这个时间估计也会有所赞同的。迭代更新是伴随着技术红利的,这里的技术红利指的是新技术的培训,人员更新,市场需求等。越是更新换代快的,越容易抢占这个技术红利。在这个技术红利中,会有一波人才缺口流出,会有一波技术很强的人出现。可是,残酷的是,这波人才缺口,不少状况下是经过淘汰只掌握过期的技术的人员空出来的。因此越靠近用户侧的技术人员越须要跟紧技术迭代的脚步,不然一不当心就会被淘汰。固然也不是说越日后端越舒服,技术迭代慢同时也表明坑位固定,由于在同技术领域沉淀好久的老人会把及格线带的很高,因此基本须要沉淀比较久才能成为比较合格的人才。并且靠近后端的人才一旦遇到技术迭代,那么多是毁灭性的,究其缘由,恐怕一个是深刻后端技术比较慢,一个是新的后端技术坑更少。sql

是否是全部的技术迭代都是好的呢?个人观点是确定的。新技术的出现必定是为了解决某种痛点,或者填补某种空缺才会出现的。可是,你们每每忘记了,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有不少公司因为体量,技术人员储备等条件,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痛点,可是也莫名其妙引入了各类时髦新技术。技术都不是银弹,使用新技术,必定要承担新技术带来的成本和新痛点。衡量一个新技术引入公司的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恐怕应该是业务是否获得提高。这里说的业务提高,两个方面,一个成本侧减小,一个收益侧增长。在我看来的不少公司,对于新的技术每每是为了革新而革新,所带来对公司业务上的伤害,恐怕更多于旧的技术。因此架构师的价值,特别是业务架构师的价值我认为体如今这里,对整个公司或者部门的业务,人员水平有必定判断,选择合适的技术,有时候,甚至于拒绝新技术的引入也是一个成功的决定。数据库

技术人员的发展路线

能够再聊聊技术人员的发展路线。我认为技术人员的发展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改变技术行业,一条是改变业务行业。后端

改变技术行业的人,这类人我认为如今在中国应该是比较少数的。改变技术行业的人基本上恐怕究其一辈子,最多只能改变一个、至多两个技术行业。这种人,我认为可能必须有热衷于某个技术行业的觉悟。基本上我以为各个语言的创造者,追随者算是这类人,各类数据库,大型开源项目的创造者、追随者算是这类人。这类人好比mysql的精深专家,基本须要在mysql这个领域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对这个领域有持续的贡献能力。可是我这十年所见,确实遇到的很是少(多是个人有限的我的经历所致)。缓存

成为改变业务行业的人,我以为应该是如今大多数的接触程序员所应该追求的。咱们之因此有工做,是公司在某个行业但愿有所建树,有所做为,因此雇佣你来作这份工做。若是你不能让公司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那么恐怕,你很快会被公司淘汰。因此,这点是我对所遇到的工做几年以后有职业迷茫的年轻人说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新技术而轻易换行业。任何业务,都有技术能够改变的地方,只是你没找到而已,没找到的缘由,恐怕就在于你的浮躁。并非人人都有机会追求各类高并发的CURD,可是人人都有机会踏踏实实写一些CURD,只要这些CURD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确实是起到了做用,对公司起到了正面收益,那么你的工做就是值得的。代码无分贵贱,能让代码起价值的,就是你怎么使用这个代码改变你所在的业务行业。架构

因此,对于大多数业务行业的程序员来讲,在几年期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或者你很看好的)行业,用各类技术来尝试,改变它,对本身也并不须要设限。就和实验室里面作实验的科学家同样。或许最后可能失败,可是所积累下来失败的经验,才是你真正的财富。并且据我观察,若是在某个行业真的长期沉浸思考的人,最后它本身就会变成这个行业的稀缺资源。各个公司所谓的技术总监,大都须要有这种特质。技术总监作的管理工做,在这个视角看来,是组织一批技术人员用技术改变行业。

总结

但愿这篇文章能对刚工做几年,以为工做无聊的,稍有焦虑的朋友们有点做用。总之,个人出发点是对于年轻的程序员来讲,年轻就是资本。可是把年轻放在追逐各类新技术上而乐此不彼,真是很大的浪费。何况不少都是几年后就注定会淘汰的技术,先明确本身的发展方向,若是是业务型技术人员,你的主线,应该是多思考分析本身的业务,本身的知识结构,甚至于团队,再决定本身的时间投入。

因此,不要羡慕知道不少知识点的人,而是要羡慕用这些知识点改变了世界的人。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