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缺陷报告ide
复现步骤的正确书写方式:
提供测试的环境信息;
简单地一步步引导复现该缺陷,一个步骤包含的操做不要多; 每一个步骤前使用数字对步骤编号;
尽可能使用短语或短句,避免复杂句型句式; 复现的步骤要完整、准确、简短;
将常见步骤合并为较少步骤;
按实际须要决定是否包含步骤执行后的结果。
实际结果: 是执行复现步骤后软件的现象和产生的行为。
实际结果的描述应向标题信息那样,要列出具体的缺陷症状,而不是简单地指出“不正确”或“不起做用”。
指望结果:描述应与实际结果的描述方式相同。一般须要列出指望的结果是什么。
附件:对缺陷描述的补充说明,能够是如下一些类型:
缺陷症状的截图;
测试使用的数据文件;
其余:
选择合适的缺陷严重性属性;
按相应的规定,填写相应的字段信息
3.1避免常见错误
避免使用我、你等人称代词,能够直接使用动词或必要时使用“用户”代替避免使用情绪化的语言和强调符号;
避免使用诸如“彷佛”、“看上去可能”等含义模糊的词汇,而须要报告肯定的缺陷结果; 避免使用自认为比较幽默的语句,只需客观地描述缺陷的信息;
避免提交不肯定的测试问题,本身至少须要重现一次再提交。 反面的示例:
上海人:哪能查询到的结果和查询条件不搭噶的。
北京人:哥们好不容易输入一堆我的详细信息后,点击保存后全瞎了测试
3.2 缺陷报告blog
3.3 缺陷处理流程开发
3.4缺陷跟踪
新提交的缺陷为新建状态,确认有效后为打开状态,经开发人员修改后,缺陷变为已修复(待验证)状态。此时就须要测试人员对缺陷进行回归测试,验证问题是否修复。
若是问题仍然存在,则测试人员将该缺陷的状态修改成从新打开;
若是问题已经修复,则测试人员将该缺陷的状态置为关闭状态(验证经过),同时添加回测说明如“该缺陷已解决”。
还有一种状况:开发人员认为缺陷在当前版本能够暂不修改,而考虑在后续版本中再作修正,缺陷的对应状态为延期。
对于这种状况,项目负责人应召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其余项目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若是讨论结果为赞成则延期,若是不一样意,则从新打开缺陷。
3.5 缺陷统计
缺陷按活动分布
缺陷按严重程度分布
缺陷按引入源分布
3.6 缺陷数据分析
1)缺陷数据分析关注的问题
2)缺陷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3)缺陷数据分析的数据指标
3.7 缺陷数据分析关注的问题
正在测试的软件哪一个模块的问题最多测试人员中谁报告的软件缺陷最多
各种缺陷所占的数量百分比分别是多少开发人员能及时修复软件缺陷吗
开发人员一次正确修复缺陷的百分比是多少正在开发的软件可否在计划的时间内正常发布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