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是很是实用的一个同步工具,能够从a机器到b机器传输一个文件,也能够备份数据,系统默认没有这个工具,要使用命令 yum install -y rsync 安装。linux
rsync的命令格式ssh
rsync [OPTION]... SRC DEST工具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spa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3d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blog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同步
举例:it
第一种格式登录
上面例子表示把/etc.passwd拷贝到/tmp/目录下,更改目标文件的名字为1.txt。至关于cp 命令。权限
第二种格式把本机的文件拷贝到其余机器上去,只要用户名后加IP,再加冒号,最后跟文件的根路径。
首次链接会提示是否要继续链接,咱们输入yes继续,当创建链接后,须要输入密码。
第三种格式是把其余机器的文件同步到本机上面
rsync经常使用选项
-a :至关于-rlptgoD 选项, -a选项后面能够跟一个 --no- 这个表示关闭-rlptgoD中的某一个例如 等同于-rptgoD
-r :传输的是目录选项
-v 打印一些信息出来,好比速率,文件数量等
-l(小写L): 保留软连接
-L:加上这个选项后,同步软连接时会把源文件给同步
-p: 保持文件权限
-o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delete:删除DST中SRC没有的文件
--exclude : 过滤掉指定的文件,好比--exclude “logs” 会把文件名里包含logs的文件和目录过滤掉
-P(大写):在同步的过程当中能够看到同步的过程状态,好比统计要同步的文件数量、同步的文件传输速度等
-u :加上这个选项后将会把DEST中比SRC还新的文件排除掉,不会覆盖
-z:传输时压缩
rsync选项使用实列
先要建立一个目录/root/111/ ,而后在这个目录里建立一些文件来作实验
1)同步目录使用-a选项
目录后面要加斜杠
加了-L选项,会把-l的含义覆盖,
-P 同步时显示一些文件传输速度等信息
--exclude 过滤掉不想同步的文件
--delete
-u选项
rsync 经过ssh的方式同步
能够用rsync将文件或目录同步到另外一台机器上去,但要两台机器都安装了rsync。命令格式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经过ssh的方式备份数据。
远程同步时 可使用 -e 选项在后面输入 "ssh -p 22" 指定对方的端口,
使用 ssh 命令 能够登陆其余主机,使用exit命令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