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隐式函数声明概念程序员
在C语言中,函数在调用前不必定非要声明。若是没有声明,那么编译器会自动按照一种隐式声明的规则,为调用函数的C代码产生汇编代码。下面是一个例子:centos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ouble x = any_name_function(); return 0; }
单纯的编译上述源代码,并无任何报错,只是在连接阶段由于找不到名为any_name_function的函数体而报错。 函数
[smstong@centos192 test]$ gcc -c main.c [smstong@centos192 test]$ gcc main.o main.o: In function `main': main.c:(.text+0x15): undefined reference to `any_name_function'(`any_name_function'引用没有定义) collect2: ld 返回 1
之因此编译不会报错,是由于C语言规定,对于没有声明的函数,自动使用隐式声明。至关于变成了以下代码:spa
int any_name_function();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ouble x = any_name_function(); return 0; }
2.程序中形成的问题code
前面给出的例子,并不会形成太大影响,由于在连接阶段很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然而下面这个例子则会形成莫名的运行时错误。blog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ouble x = sqrt(1); printf("%lf", x); return 0; }
gcc编译连接原型
[smstong@centos192 test]$ gcc -c main.c main.c: 在函数‘main’中: main.c:6: 警告:隐式声明与内建函数‘sqrt’不兼容 [smstong@centos192 test]$ gcc main.o
运行结果 编译器
1.000000
编译时会给出警告,提示隐式声明与内建函数’sqrt’不兼容。gcc编译器在编译时可以自动在经常使用库头文件(内建函数)中查找与隐式声明同名的函数,若是发现二者并不相同,则会按照内建函数的声明原型去生成调用代码。这每每也是程序员预期的想法。
上面的例子中隐式声明的函数原型为:io
int sqrt(int);
而对应的同名内建函数原型为:编译
double sqrt(double);
最终编译器按照内建函数原型进行了编译,达到了预期效果。然而gcc编译器的这种行为并非C语言的规范,并非全部的编译器实现都有这样的功能。
3.隐式声明函数名称刚好在连接库中存在,且返回int类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x = abs(-1); printf("%d", x); return 0; }
此时,因为隐式声明的函数原型与gcc的内建函数原型彻底相同,因此gcc不会给出任何警告,结果也是正确的。
而VC++则仍然会给出警告:warning C4013: “abs”未定义;假设外部返回 int。
不管如何,隐式声明的函数原型与库函数彻底相同,因此连接运行都是没有问题的。
下面,稍微改动一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x = abs(-1,2,3,4); printf("%d", x); return 0; }
gcc下编译连接没有任何报错。
可见,gcc的内建函数机制并不关心函数的参数,只是关心函数的返回值。
C++则更严格,直接抛弃了隐式函数声明,对于未声明函数的调用,将直接没法经过编译。
4.举例
main.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ub.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printf("Main fun!\n"); sub_fun(); return 0; } sub.c void sub_fun(void) { printf("Sub fun!\n"); } sub.h void sub_fun(void);
gcc -o test main.c sub.c
可见,虽然程序编译过去。也能够运行。可是这边有提示警告。
修改:
sub.c #include <stdio.h> void sub_fun(void) { printf("Sub fu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