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alon Studio入门学习之三种获取元素方式

 Katalon Studio中元素属性定位有三种方式,分别是XPath、Attributes(元素)、CSS(样式),KS的界面展现如右图浏览器

 

打开网站,按F12或进入浏览器设置->更多工具->开发者工具,进入Elements页签,点击左上角指针图标,而后将鼠标移动到测试界面,点击须要获取地址的界面元素网络

 

方式1、.经过界面定位到的元素的id或者name键值对,这种状况须要界面上没有重复的id或者name,若是有一样的id或name,则没法定位引发不能生效;框架

方式2、:经过XPATH来进行定位分手动和自动两种工具

             1. 经过浏览器自动获取XPath路径:右键元素代码,进入copy -> copyXpath,将复制的路径放入KS对应元素的属性中测试

             2. 手动编写XPath路径:定位到元素后按Ctrl+F,在搜索框中输入相对路径,例以下图中登陆按钮的相对路径为 //button[@id='btnSubmit']    ,其中button是标签名,id为定位元素,btnSubmit为id的值,将该路径复制到KS中元素属性中网站

 

 以上经过id或name获取元素路径的最终结果以下图(选择方式为Attributes),执行时只能有一个XPathui

 选择XPath选项则只须要输入路径便可编码

 

 

方式三:经过界面样式元素定位,若是是动态变化的界面,新增记录没法定位元素,没法准确拿到定位时,能够经过手动编写CSS路径进行定位,以下图经过ry来定位后面的编辑,CSS定位路径为://td[text[]='ry']/../td/a[text[]='编辑'] ,其中../表示返回父节点,第一个td为ry的CSS元素(标签名),第二个td为编辑的CSS元素指针

 

 

 

 

附KS规范标准:对象

KS命名规范:
一、对象库(Object Repository)命名规范
文件夹(Folder)命名:
WebUI: 功能模块英文拼(大驼峰)+Page;
WebService: 模块-分类-功能(英文小写);
测试对象(Test Object)命名:
文本框:tbox_元素名称英文拼(小驼峰);
传统按钮(重名按钮):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_功能模块英文名称(大驼峰);
传统按钮: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图片按钮:i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文字按钮:t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下拉框:d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复选框:c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单选框:rbtn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滚动条:sbar_元素名称英文(小驼峰);
网络服务请求(Web Service Request)命名:
API接口功能英文(小驼峰)
二、测试用例(Test Case)命名:
文件夹(Folder)命名:
WebService:用例场景名英文拼(大驼峰)+CASE+_API

WebUI:用例名英文拼(大驼峰)_+CASE+_UI

测试用例(Test Case)命名:
WebService:用例英文拼(大驼峰)+编码+_API

WebUI:用例名英文拼(大驼峰)_+编码+_UI

三、测试套件(场景)命名:
文件夹(Folder)命名:
WebUI:英文场景名称(大驼峰)_+Test_UI
套件(Test Suites)命名:
WebUI:场景名英文拼(大驼峰)_Test

 

经常使用关键字:

拖拽:Drag And Drop To Object 切换框架:Switch To Frame 切换回原框架:Switch To Default Content 文本框输入:Send keys 用例中调用已有用例:Call Test Case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