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CTO程立:作工程要有“拧螺丝”的精神

“一台机器可能有无数颗螺丝,须要一个一个地拧,并且须要一圈一圈地拧,才能让系统间严丝合缝,顺利工做。代码的世界里,一个项目到底成功与否,也是取决于几个模型的关键特殊设置,就像拧螺丝同样。”蚂蚁金服CTO程立说道,“作工程就须要这种奋力的精神。”
架构

近日,蚂蚁金服CTO程立接受了科技媒体infoQ专访,过程当中,程立谈到了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做为架构师出身,程立也谈到了作工程的心得。程立表示,“作工程要有‘拧螺丝’的精神,其实在工做中,咱们也作了不少‘拧螺丝’的事情,包括在搭建每个架构、每个系统的过程当中。”设计

好比,程立回忆说,在十年的“双11”大促中,蚂蚁金服技术团队护航支付宝,只在2012年出过一次“问题”。据介绍,那时问题就出在一个“螺丝”上——一个相似软件“保险丝”的设计,即某两个系统之间,能够想象有一根“线”做为链接。简单而言,当时技术团队设计,“保险丝”在压力过大时熔断,来保护后面的系统不会崩溃。而在开始的时候,支付交易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后来发现,实际上是“保险丝”设定的容量不对,因而把“保险丝”换成“铜丝”,让它不要起到保险丝的做用,就顺利过去了。“能够看到,大促前咱们作了很是多的准备,但成败就在于一个关键的环节。”
blog

针对一个问题咬住不放松的奋力,贯穿了支付宝技术的研发实践当中。好比,在2010年,整个支付宝技术团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将支付宝支付成功率提高到极致。程立介绍,在这个目标驱动下, 2010年,支付宝不只实现了支付成功率的提高,还实现了如今天天都会使用——快捷支付的创新,让移动支付成为可能。这个过程当中,既有技术浪潮下对云支付架构的升级,也有对无数技术细节的打磨。支付宝

拧过无数颗螺丝,包括从2010年第三代技术架构调整后到今天,支付宝金融科技技术让移动支付、实时风控与新型信用等成为可能,而且让技术真正成为金融业务创新的驱动力,解决了过去难以解决的金融业务问题,如“310”小微企业贷款、实时反欺诈等等。get

脚踏实地是由于对将来有更深的期待。蚂蚁金服CTO程立表示,过去十年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咱们用技术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改变社会的经济,可是,真正的技术革命才刚刚开始。“中国对创新的拥抱,是技术发展的最好土壤。在这片孕育创新的土壤上,将来中国互联网依然能够领先世界,生长出来更多原创的技术创新,作更多事情。咱们还能够预见,图灵奖得主真正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出现。”社区

 

原文连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软件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