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广度和深度优先搜索

1. 概论web

前面说到了图这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而且我使用了代码,简单演示了图是如何实现的。今天就来看看基于图的两种搜索算法,分别是广度优先搜索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这两个算法都十分的常见,在日常的面试当中也可能遇到。面试

在图上面的搜索算法,其实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从图中的一个顶点,找到和另外一个顶点之间的路径,而两种搜索算法,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

2. 广度优先搜索数组

广度优先搜索的基本思路就是从一个顶点出发,层层遍历,直到找到目标顶点,其实这样搜索出来的路径也就是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下图所示,例如要搜索出顶点 s -> t 的路径,搜索的方式就是这样的:数据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黄色的线条表示搜索的节点,数字 一、二、三、4 表示搜索的次序,广度优先搜索的原理看起来十分的简单,可是它的代码实现仍是稍微有点难的,先来看看总体的代码实现,而后再具体讲解一下:svg

public class BFS {

    /**
     *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 @param graph 图
     * @param s 搜索的起点(对应图中的一个顶点)
     * @param t 搜索的终点
     */
    public static void bfs(Graph graph, int s, int t){
        if (s == t) return;

        //得到图的顶点个数
        int vertex = graph.getVertex();
        //获取存储图顶点的列表
        LinkedList<Integer>[] list = graph.getList();
        //若是某个顶点已经被访问,则设置为true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vertex];
        visited[s] = true;
        //队列,存储的是已经被访问,可是其相连的顶点尚未被访问的顶点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add(s);
        //记录搜索的路径
        int[] path = new int[vertex];
        for (int i = 0; i < vertex; i++) {
            path[i] = -1;
        }

        while (queue.size() != 0){
            int w = queue.poll();
            for (int i = 0; i < list[w].size(); i++) {
                int q = list[w].get(i);
                if (!visited[q]){
                    path[q] = w;
                    if (q == t){
                        print(path, s, t);
                        return;
                    }
                    visited[q] = true;
                    queue.add(q);
                }
            }
        }
    }

    //递归打印 s-t 的路径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int[] prev, int s, int t){
        if (prev[t] != -1 && t != s){
            print(prev, s, prev[t]);
        }
        System.out.print(t + " ");
    }
}

程序中有三个辅助的变量:优化

一是 boolean[] visited ,这个数组表示若是已经被访问,则设置为 true,例如顶点 s,是最开始被访问的,直接设置为 true。3d

二是有一个队列 queue,它表示的是,一个顶点已经被访问,可是其相邻的顶点尚未被访问的顶点。例如顶点 s,它本身被访问了,可是和它相邻的两个顶点尚未被访问,所以直接被添加到了队列当中。code

三是数组 path,它表示一个顶点是被哪一个顶点所访问的,数组下标表示的是顶点,对应存储的是由谁所访问。这个逻辑在代码中的体现即是 path[q] = w 这一行。最后,这个数组中存储的即是搜索的路径,须要递归打印出来。xml

3. 深度优先搜索

再来看看深度优先搜索,这种搜索的基本思路就是:从起始顶点出发,任意遍历顶点,若是走不通,则回退一个顶点,而后换一个顶点继续遍历,知道找到目标顶点。像下图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从顶点 s 出发,蓝色的表示前进的顶点,红色的表示后退一个顶点,直到找到目标顶点 t,相信你能够看出来,这样搜索出来的路径其实并非 s 到 t 的最短路径,而是任意的一条路径。

深度优先的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DFS {

    //判断是否找到了目标顶点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ound =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dfs(Graph graph, int s, int t){
        int vertex = graph.getVertex();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vertex];

        int[] path = new int[vertex];
        for (int i = 0; i < vertex; i++) {
            path[i] = -1;
        }

        LinkedList<Integer>[] list = graph.getList();
        recursionDfs(list, s, t, visited, path);
        print(path, s, t);
    }

    //递归遍历
    private static void recursionDfs(LinkedList<Integer>[] list, int w, int t, boolean[] visited, int[] path){
        if (found) return;

        visited[w] = true;
        if (w == t){
            found = true;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list[w].size(); i++) {
            int q = list[w].get(i);
            if (!visited[q]){
                path[q] = w;
                recursionDfs(list, q, t, visited, path);
            }
        }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int[] path, int s, int t){
        if (path[t] != -1 && t != s){
            print(path, s, path[t]);
        }
        System.out.print(t + " ");
    }
}

变量 boolean[] visited 和广度优先搜索同样,都是表示访问过的节点设置为 true,path 数组表示访问的路径。

最后,总结一下,广度和深度优先搜索,都是比较暴力的搜索方式,没有什么优化,层层遍历或者一路递归,因此不难看出,这两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接近 O(n),空间复杂度也是 O(n),仍是稍微有点高的,因此这两种搜索算法适用于图上的顶点数据不太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