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ler 机制算是 Android 基本功,面试常客。但如今面试,多数已经不会直接让你讲讲 Handler 的机制,Looper 是如何循环的,MessageQueue 是如何管理 Message 等,而是基于场景去提问,看看你对 Handler 机制的掌握是否扎实。java
本文就来聊聊 Handler 中的 IdleHandler,这个咱们比较少用的功能。它能干什么?怎么使用?有什么合适的使用场景?哪些不是合适的使用场景?在 Android Framework 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它?面试
在说 IdleHandler 以前,先简单了解一下 Handler 机制。数组
Handler 是标准的事件驱动模型,存在一个消息队列 MessageQueue,它是一个基于消息触发时间的优先级队列,还有一个基于此消息队列的事件循环 Looper,Looper 经过循环,不断的从 MessageQueue 中取出待处理的 Message,再交由对应的事件处理器 Handler/callback 来处理。安全
其中 MessageQueue 被 Looper 管理,Looper 在构造时同步会建立 MessageQueue,并利用 ThreadLocal 这种 TLS,将其与当前线程绑定。而 App 的主线程在启动时,已经构造并准备好主线程的 Looper 对象,开发者只须要直接使用便可。oop
Handler 类中封装了大部分「Handler 机制」对外的操做接口,能够经过它的 send/post 相关的方法,向消息队列 MessageQueue 中插入一条 Message。在 Looper 循环中,又会不断的从 MessageQueue 取出下一条待处理的 Message 进行处理。post
IdleHandler 使用相关的逻辑,就在 MessageQueue 取消息的 next()
方法中。学习
IdleHandler 说白了,就是 Handler 机制提供的一种,能够在 Looper 事件循环的过程当中,当出现空闲的时候,容许咱们执行任务的一种机制。this
IdleHandler 被定义在 MessageQueue 中,它是一个接口。spa
// MessageQueue.java
public static interface IdleHandler {
boolean queueIdle();
}
复制代码
能够看到,定义时须要实现其 queueIdle()
方法。同时返回值为 true 表示是一个持久的 IdleHandler 会重复使用,返回 false 表示是一个一次性的 IdleHandler。线程
既然 IdleHandler 被定义在 MessageQueue 中,使用它也须要借助 MessageQueue。在 MessageQueue 中定义了对应的 add 和 remove 方法。
// MessageQueue.java
public void addIdleHandler(@NonNull IdleHandler handler) {
// ...
synchronized (this) {
mIdleHandlers.add(handler);
}
}
public void removeIdleHandler(@NonNull IdleHandler handler) {
synchronized (this) {
mIdleHandlers.remove(handler);
}
}
复制代码
能够看到 add 或 remove 其实操做的都是 mIdleHandlers
,它的类型是一个 ArrayList。
既然 IdleHandler 主要是在 MessageQueue 出现空闲的时候被执行,那么什么时候出现空闲?
MessageQueue 是一个基于消息触发时间的优先级队列,因此队列出现空闲存在两种场景。
这两个场景,都会尝试执行 IdleHandler。
处理 IdleHandler 的场景,就在 Message.next()
这个获取消息队列下一个待执行消息的方法中,咱们跟一下具体的逻辑。
Message next() {
// ...
int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1;
int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for (;;) {
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
synchronized (this) {
// ...
if (msg != null) {
if (now < msg.when) {
// 计算休眠的时间
nextPollTimeoutMillis = (int) Math.min(msg.when - now, Integer.MAX_VALUE);
} else {
// Other code
// 找到消息处理后返回
return msg;
}
} else {
// 没有更多的消息
nextPollTimeoutMillis = -1;
}
if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 (mMessages == null || now < mMessages.when))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mIdleHandlers.size();
}
if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
mBlocked = true;
continue;
}
if (mPendingIdleHandlers == null) {
mPendingIdleHandlers = new IdleHandler[Math.max(pendingIdleHandlerCount, 4)];
}
mPendingIdleHandlers = mIdleHandlers.toArray(mPendingIdleHandlers);
}
for (int i = 0; i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i++) {
final IdleHandler idler = mPendingIdleHandlers[i];
mPendingIdleHandlers[i] = null;
boolean keep = false;
try {
keep = idler.queueIdle();
} catch (Throwable t) {
Log.wtf(TAG, "IdleHandler threw exception", t);
}
if (!keep) {
synchronized (this) {
mIdleHandlers.remove(idler);
}
}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
}
复制代码
咱们先解释一下 next()
中关于 IdleHandler 执行的主逻辑: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时,根据 mIdleHandlers.size()
赋值给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它是后期循环的基础;mIdleHandlers
中的 IdleHandler 拷贝到 mPendingIdleHandlers
数组中,这个数组是临时的,以后进入 for 循环;queueIdle()
记录返回值存到 keep
中;keep
为 false 时,从 mIdleHandler
中移除当前循环的 IdleHandler,反之则保留;能够看到 IdleHandler 机制中,最核心的就是在 next()
中,当队列空闲的时候,循环 mIdleHandler 中记录的 IdleHandler 对象,若是其 queueIdle()
返回值为 false
时,将其从 mIdleHander
中移除。
须要注意的是,对 mIdleHandler
这个 List 的全部操做,都经过 synchronized 来保证线程安全,这一点无需担忧。
当队列空闲时,会循环执行一遍 mIdleHandlers
数组并执行 IdleHandler.queueIdle()
方法。而若是数组中有一些 IdleHander 的 queueIdle()
返回了 true
,则会保留在 mIdleHanders
数组中,下次依然会再执行一遍。
注意如今代码逻辑还在 MessageQueue.next()
的循环中,在这个场景下 IdleHandler 机制是如何保证不会进入死循环的?
有些文章会说 IdleHandler 不会死循环,是由于下次循环调用了 nativePollOnce()
借助 epoll 机制进入休眠状态,下次有新消息入队的时候会从新唤醒,但这是不对的。
注意看前面 next()
中的代码,在方法的末尾会重置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和 nextPollTimeoutMillis。
Message next() {
// ...
int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1;
int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for (;;) {
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
// ...
// 循环执行 mIdleHandlers
//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
}
复制代码
nextPollTimeoutMillis 决定了下次进入 nativePollOnce()
超时的时间,它传递 0 的时候等于不会进入休眠,因此说 natievPollOnce()
进入休眠因此不会死循环是不对的。
这很好理解,毕竟 IdleHandler.queueIdle()
运行在主线程,它执行的时间是不可控的,那么 MessageQueue 中的消息状况可能会变化,因此须要再处理一遍。
实际不会死循环的关键是在于 pendingIdleHandlerCount,咱们看看下面的代码。
Message next() {
// ...
// Step 1
int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1;
int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for (;;) {
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
synchronized (this) {
// ...
// Step 2
if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 (mMessages == null || now < mMessages.when))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mIdleHandlers.size();
}
// Step 3
if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
mBlocked = true;
continue;
}
// ...
}
// Step 4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
}
复制代码
咱们梳理一下: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的初始值为 -1;pendingIdleHandlerCount<0
时,才会经过 mIdleHandlers.size()
赋值。也就是说只有第一次循环才会改变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的值;pendingIdleHandlerCount<=0
时,则循环 continus;pendingIdleHandlerCount
为 0;在第二次循环时,pendingIdleHandlerCount
等于 0,在 Step 2 不会改变它的值,那么在 Step 3 中会直接 continus 继续下一次循环,此时没有机会修改 nextPollTimeoutMillis
。
那么 nextPollTimeoutMillis
有两种可能:-1 或者下次唤醒的等待间隔时间,在执行到 nativePollOnce()
时就会进入休眠,等待再次被唤醒。
下次唤醒时,mMessage
必然会有一个待执行的 Message,则 MessageQueue.next()
返回到 Looper.loop()
的循环中,分发处理这个 Message,以后又是一轮新的 next()
中去循环。
到这里基本上就讲清楚 IdleHandler 如何使用以及一些细节,接下来咱们来看看,在系统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 IdleHandler 机制。
在 AS 中搜索一下 IdleHandler。
简单解释一下:
ActivityThread.handleResumeActivity()
中调用。有兴趣能够本身追一下源码,这些都是使用的场景,具体用 IdleHander 干什么,仍是要看业务。
到这里咱们就讲清楚 IdleHandler 干什么?怎么用?有什么问题?以及使用中一些原理的讲解。
下面准备一些基本的问题,供你们理解。
Q:IdleHandler 有什么用?
Q:MessageQueue 提供了 add/remove IdleHandler 的方法,是否须要成对使用?
Q:当 mIdleHanders 一直不为空时,为何不会进入死循环?
Q:是否能够将一些不重要的启动服务,搬移到 IdleHandler 中去处理?
Q:IdleHandler 的 queueIdle() 运行在那个线程?
到这里就把 IdleHandler 的使用和原理说清除了。
IdleHandler 是 Handler 提供的一种在消息队列空闲时,执行任务的时机。但它执行的时机依赖消息队列的状况,那么若是 MessageQueue 一直有待执行的消息时,IdleHandler 就一直得不到执行,也就是它的执行时机是不可控的,不适合执行一些对时机要求比较高的任务。
本文就到这里,对你有帮助吗?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以为有帮助别忘了转发、点好看,谢谢!
推荐阅读:
公众号后台回复成长『成长』,将会获得我准备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