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上线,目前已经在qq音乐上有700百万的销售,相关的话题一直紧紧占据着各个平台的热搜榜,就连国外的油管上,也成为了点播第一的音乐mv,周杰伦的粉丝影响力果真已经遍及全球了。
前端
其实上线当晚,苦苦守候的歌迷,为了第一时间听到杰伦的新歌,歌曲一上线就马上购买,巨大的瞬间流量致使QQ音乐的服务器宕机了数分钟,不少网友的APP都提示500错误,你们都质疑qq音乐是否对此次运营事件作了预警。后端
不知道QQ音乐有没有对此次上线作性能预估,可是目前来看,即便作了仍是低估此次的并发峰值,说白了,仍是低估了那个最懂咱们青春的人啊。前端框架
这就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的篮球世界杯,那场中国面对波兰的关键比赛,最后几分钟,腾讯视频挂了,画面加载不出来。不少人吐槽,会员白冲了,看个NBA总决赛都没这么卡。服务器
感受又在黑TX,谁让哪里都有的TX影子呢。架构
这两个虽然是不一样的业务场景,但也表明典型的两个业务方向,一个是音频业务,一个是视频业务。尤为视频,已是目前甚至是将来信息交互的主要形式,而视频业务对于带宽的要求会更高,相同并发下对CPU、内存的消耗也更多。并发
当人人都在谈论周杰伦的此次歌曲好很差听时,开发或者测试应该从此次事件中思考些什么呢?框架
性能测试的必要性?性能
1.因为信息传播的愈来愈方便,一条新闻,一场比赛,拿起手机随时随地都观看。而且,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之后面对的性能需求和场景也会愈来愈多。测试
2.性能测试,是一个业务或者产品规模,由小变大必然要面对的测试流程。尤为BATJ这些大厂,随便一个应用,用户量都是亿级别,一个小的性能问题都是致命的,影响数百万千万级别的数据交易等。网站
3.随着各个企业的业务发展、用户访问量的增长,企业对于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高,由于系统的性能体验将严重影响用户的留存,体验越好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多流量,固然也能赚更多钱。
有一则统计报告,对于Web网站,1秒的页面加载延迟至关于少了11%的PV(page view),至关于下降了16%的顾客满意度。若是从金钱的角度计算,就意味着:若是一个网站天天挣10万元,那么一年下来,因为页面加载速度比竞争对手慢1秒,可能致使总共损失25万元的销售额。
Compuware公司分析了超过150个网站和150万个浏览页面,发现页面响应时间从2秒增加到10秒,会致使38%的页面浏览放弃率。
如何评估软件的性能?
性能测试有两个重要的指标:TPS和响应时间
TPS(吞吐量)和系统资源的关系:
上升阶段(Light Load):TPS随着并发用户数增长,线性增加,出现第一个拐点A时,为最佳用户并发数。
平稳阶段(Heavy Load):TPS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长而保持稳定,无太大变化或波动,直到出现拐点B,系统所能接受的最大并发数。
降低阶段(Buckle Zone):TPS随着负载的增长而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间快速延长。
但其实,做为用户,才无论你的TPS是多少,他们感觉的真正指标是响应时间。
想一想咱们双11秒杀的时候,已经关注好久的商品,半天刷不出来,等到加载出来时,库存变成了0。每逢过节在12306上买票时,为了刷个票,等了半天页面加载不出来,页面加载出来时,余票为0,不禁得感叹,时间都去哪了。
固然了,无论对于大厂仍是中小型企业来讲,遇到用户不可控的爆发访问,致使性能问题在所不免,可是咱们须要在这样的事件中分析出问题的根因。是后端系统架构的影响,仍是服务器资源的限制,或者前端框架的制约。
出事故不怕,就怕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出事故,第一次或许用户能够理解,重复出现,不只会对于业务营收有影响,更会严重影响用户对于产品的忠诚度和信任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