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若川视野」《若川的2020年度总结,水波不兴》前端
从2014年
开始,每年都会写年度总结,坚持了6个年头。
回顾2014,约定2015(QQ空间日志)
2015年总结,淡化旧标签,无惧将来(QQ空间日志)
2016年度总结,毕业工做
2017年度总结,一如既往
2018年度总结,平淡无奇
2019年度总结,波澜不惊
2020年度总结,水波不兴(本文)
现在第7年了,最近老是想着2020年度总结的点点滴滴,思考这一年要写点什么不同的,但是思前想后以为这一年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啊。2019年度总结文章中就写了2020年度总结的标题可能取名为「水波不兴
」。心里深处就感受水波不兴不错。多是心里深处有个湖,湖面平静,有时会激起水花和波浪,但终究会恢复平静,也就是说平平淡淡是常态。年度总结往年基本是元旦3天假期就动笔了。
提及跨年和元旦,回忆起这几年的最后一天。
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12月31日
,那时同行四人去了良渚博物馆。
把时间拨回到2017年12月31日
,那时几个在杭州的大学同窗一块儿聚餐、K歌。
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12月31日
,几个同事一块儿去西湖边跨年,最后同事开车把咱们送回。以后听到朋友说他们去西湖边跨年,人太多打不到车,最后凌晨四五点才回去,说不再去西湖边跨年了。
时间再拨回到2019年12月31日
,有了以往的“经验”,跨年的气息也没有那么浓厚,就本身在住处跨过了一年。次日元旦,朋友开车带我去塘栖古镇逛了逛,开启了2020年。
vue
记得远在2019年12月份,那时我在微博上看到武汉发生不明肺炎。2020年,1月20日回家过春节时,看到各类群里有讨论要口罩,当时没想那么多也来不及买口罩,因而没有戴口罩回到了家。谁也未曾想,疫情会影响全世界。 而2020年12月31日
,也是在住处跨过了一年。不平凡的一年过去了。
ios
回想这几年,感叹时光飞逝,每年都过得普普统统。远不及朋友圈各类大佬的一年。git
我的是比较建议读者朋友们都写年度总结的,不必定要发布出来,给本身看也不错,或者给将来的本身看兴许也是一种回顾。很是欣慰有读者朋友特地到个人博客看有没有写年度总结,也有读者朋友在公众号留言说看完了我往年的年度总结,想看个人2020年的。可现在写出来了,怕是要对不住他们如此期待
了。
2016年
学习了一门年度计划的课程,提到人生的8个方面,分别是身体健康、财务理财、人际社群、工做事业、家庭生活、学习成长、体验突破、休闲放松。以为这8方面仍是挺合理的,因而从2016年度总结开始,都是按这8个方面来写年度总结。另外做为读者朋友的你也能够搜索微信小程序:滴答目标九宫格,看到的就是这八方面。
github
,也能够看邹小强老师的这篇文章《小工具:随时均可以看到漂亮的目标板》。面试
这一年,基本是走路上下班,姑且算是一种锻炼吧。
这一年,视力又降低了。在2018年度总结中写过的一句话引用过来一样适用。正印证了那句话:真的要少玩手机电脑了,眼睛愈来愈很差了,打开支付宝都看不到钱了。
这一年,没有难以入睡的记录。而2019年记录有12次展转反侧,难以入睡。
身体健康重要性你们都知道,但每每是大部分做为年轻人的咱们存在不良做息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久而久之可能会致使身体一些问题。而身体健康、财务理财、人际社群能够当作是人生基石三要素。vuex
年度总结里一直说理财,实际上不多理财。看到朋友圈同龄人炒股副业一年都赚了30w+,实名羡慕啊。不过仔细一想,别人确定也是积累了好久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看似云淡风轻,但事实上背后的过程咱们没有看到。看到别人年度总结中的一句话:投资不追求暴利,年化10%~20%便可,相信复利的力量,关键在于坚持,10年内投资只是副业,10年后但愿能够靠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编程
这一年,线下见过面的人屈指可数,总共见过两个大学校友,两个前端小伙伴(我微信群里的)。工做后除了公司同事,其余朋友线下见面,基本都是以一年为单位,一年到头线下见面的人真的不多。真正比较长期聊过天的人数也是不多。正所谓:越长大,越孤独
。redux
个人年度总结不多写公司工做方面。本职工做就是某不知名小公司的一名小前端开发工程师,负责小程序和网站开发等。
这一年,在工做方面,因为公司变更,我担任了前端开发的面试官,负责给公司招人。记得2017年第一次面试别人时,本身都是很紧张的。当初刚毕业时求职面试,现在身份转换,时间真快。wakatime
2020年使用Vscode
编码时间统计,总共1572小时,和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平均天天5个多小时在使用编辑器VSCode
,其中2月13日最多,居然11小时16分钟,记得这一天在家远程办公工做内容不少。花在本身博客的时间为45小时,相比2019年107小时有所降低。这里统计的是实际上聚焦使用VSCode的时间,应该还算是多的。在此放下统计地址wakatime.com/a-look-back…,方便不知道地址的读者朋友访问使用wakatime。
axios
按照以往的惯例,顺带贴下公司代码提交记录和我的github代码提交记录。
微信:再小的个体,也有本身的品牌。我从2016年度总结起,就一直写了「慢慢打造我的品牌」,真正有所收益时是2020年。
这一年,比较佛系的运营了公众号「若川视野」,有了工做以外的一些收益。清博大数据和新榜年度报告中都显示公众号整年累计8w+阅读,相比2019年增长2183.73%,虽然可能不是那么准确,但应该也相差不大。
年初1月11日时,接了公众号第一次广告300元,但后续基本没有持续更新,比较佛系,接的广告也比较少。运营公众号实际上是很是耗时耗力的。即便是转载文章,天天基本都要花上一小时左右选文章发文章。若是是本身写原创文章,基本每篇文章都须要10小时左右,甚至更多。做为一名互联网打工人,时间但是稀缺资源啊。
真正醒悟打算不那么佛系,工做日都更新时,已是11月份了。为何醒悟了,当时考虑有两点:一、公众号对于内容创做者很是有利,同时变现能力很是强,二、相信复利的力量探寻更多可能。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声明过原创的文章,别人在公众号发布必须取得受权才能转载发布,而其余平台随意转载抄袭现象很常见。也许在N年后,运营公众号的副业收入能超过主业。虽然个人公众号粉丝数还不多,但也能接上一些广告,有了一些收益,也能够给个人读者朋友们谋些福利。好比逢年过节发些红包或者送些书籍,不知不觉在2020年,两个微信号居然分别发出了3306.30元
、2469.30元
,虽然分摊后读者朋友可能没收到多少,但我发现发了这么多红包时是惊讶的,由于相比2019年我发出的红包是1007.14元
,并且我2020年的广告收入也不多,远不及一些大佬。在此特别感谢支持个人读者朋友们,感谢合做投放过广告的广告主(主要是开课吧、拉勾教育、珠峰教育)。
提及运营公众号能够追溯到2013年,「若川视野」前身是我开通的社团的公众号,那时微信刚推出「微信公众号」一年左右。那时微信都不多使用,运营公众号,虽然关注人数少,但公众号也少,阅读量相对高。后来就业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咱们每人写份简历,我写了一份「新媒体运营」的简历,居然被老师表扬了,被老师流传至今,发给学弟学妹们参考,学弟学妹们不认识我,可能觉得我在作「新媒体运营」相关工做。谁能想到多年之后的我,依旧会走上了新媒体(公众号)运营这条路。
有时会想是否是我早点运营起公众号,成果会比如今好呢,也许会的。但反思一下,公众号运营是要长期持续给粉丝提供价值,才可以持续长久正向循环。而长期持续提供价值,是须要做者自己有价值能够提供,须要多输入提高本身才能有价值的多输出。我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过早频繁的接广告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我须要的是多创做出优质的内容,好好运营,先作增量,稳住粉丝增加和阅读量增加。粉丝对公众号做者的内容和做者承认后,不会由于公众号接些广告而取消关注,毕竟粉丝因公众号内容受益,也知道作公众号不容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利他双赢。目前阶段接多了广告,感受有点愧对读者朋友的关注。
这一年,清明节假期,开通了第二个微信号,截止到目前有一千多微信好友。两个微信号累计3500+好友。也有6个微信交流群,共计一千多小伙伴,相比其余公众号号主来讲算不多了。相比2019年,一个微信交流群来讲有所进步。现现在是微信8.0
了,支持一万个微信好友可看朋友圈,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会加满一万个微信好友,不过时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运营公众号以来,也链接到了一些很是优秀的公众号号主和许多很是优秀的人。偶尔有人加我微信或者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到,说个人《学习源码总体架构系列》
对TA帮助很大,写做最开心的莫过于有不少人确定和支持。甚至有的人说找到了20K
的前端开发工做,为了表示感谢,必定要寄来一箱家里种的猕猴桃。而我本身以为并无帮到他们什么忙,不过仍是很欣慰能获得你们的确定和支持。后来想一想这样不对啊,之后都寄来东西给我,而我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那就很差了。一直以来私聊我答疑解惑时,读者朋友发给个人红包都不收,另外也不收读者朋友寄给个人东西。
这一年,知乎「若川」粉丝比去年多了2000+,如今是8377,阅读量比2019年增加了63w+,2019年时仍是4w+阅读。主要有几篇回答被知乎推荐了。最高的一篇突破了31w+阅读量,以下图所示。虽然我以为回答的也不是很好。也许是2019年写了《学习源码总体架构系列》
的厚积薄发的表现。
其中高赞的两篇回答,也同步发表在公众号,不过知乎上是最新版本。
若川知乎问答:2年前端经验,作的项目没什么技术含量,怎么办?
若川知乎高赞:有哪些必看的 JS 库?
顺便再放下个人《学习源码总体架构系列》
连接,koa源码
和redux源码
是2020年写的。2019年下半年写了6篇,2020年只写了2篇,2021年会不会继续写下去是个谜。
1.学习 jQuery 源码总体架构,打造属于本身的 js 类库
2.学习 underscore 源码总体架构,打造属于本身的函数式编程类库
3.学习 lodash 源码总体架构,打造属于本身的函数式编程类库
4.学习 sentry 源码总体架构,打造属于本身的前端异常监控SDK
5.学习 vuex 源码总体架构,打造属于本身的状态管理库
6.学习 axios 源码总体架构,打造属于本身的请求库
7.学习 koa 源码的总体架构,浅析koa洋葱模型原理和co原理
8.学习 redux 源码总体架构,深刻理解 redux 及其中间件原理
这一年,2017年时就开通了免费的知识星球「前端视野 · 若川」的人数也陆陆续续有增加,但更新少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公众号更新上。
这一年,在语雀平台发布的koa源码
文章,被选为「语雀精选」,比较可贵。
这一年,在掘金平台上只发了3篇文章,相比2019年多了1000+关注,阅读量却多了近10w+,如今累计14w+。
这一年,在家待的时间是近年来最长。因为疫情,从1月20日放假到3月14日返杭,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家,远程办公。春节假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妈作饭,咱们不用操心。后来我妈上班去了,就是咱们本身作饭了。
这一年,国庆和中秋一块儿,放假在家八天,国庆归来工做时,总感受像是作了一场梦,梦回到家里,在家里的时光老是那么短暂。
这一年,给我弟买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
这一年,清晰的记得父亲节那天,和老爸聊天。老爸提起身在体制内堂哥的种种好处,让我羡慕不已。
这一年,「相亲相爱一家人
」微信群用得相对多了起来。
这一年,没有参加一场线下技术分享大会,而2019年参加了5场线下技术分享类大会。
这一年,输入输出少了,只写了3篇文章。
这一年,微信读书
记录只看完了4本书。微信读书很是不错,不少书都有,若是喜欢读书的你还没用过微信读书,能够尝试使用。
这一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突破。
这一年,很长时间都陷入迷茫焦虑中,有个词语叫低欲望人群
,说的可能就是我这种。周末常常看电视剧或电影打发时光,麻痹本身...最长的一天(8月16日周日)看了长达7小时。看过《庆余年》、抗疫剧《在一块儿》、《我在将来等你》、《花木兰》等。
这一年,没有去旅行。刚毕业时2016-2017年,那时周末有空都会在杭州一些景点或大学逛逛。现在几乎不逛了。
站在一年的时间节点上来看整年所度过的光阴。难免又想起孔子在川上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年很短,列年度计划时满怀信心,写年度总结时却早已忘却当初的计划多是多数人的状态。之前写过一篇《如何制定有价值的目标》,但真正目标管理很好的人是少数。以往年度总结中写过的一句话「人们每每容易高估本身一年能完成的事,低估本身五年内能完成的事」一样适用。
写年度总结的做用在于每一年都自我审视和复盘,多年之后能回顾那一年作成了什么、没作到什么,也许将来的本身会感谢当初努力的本身。经过必定的努力积累,平静的湖面,也许会激起水花。
个人2020年,总结起来真的是很普通。只写了3篇文章,佛系运营了公众号「若川视野」,知乎平台积累了63w+阅读量,多年累计起来,全网也算是超过百万阅读。
因而把公众号简介改成以下:
我是若川,《学习源码总体架构系列》做者,知乎、掘金等平台的文章累计超过百万阅读。致力于前端开发经验分享。愿景:帮助5年内前端人开阔视野不断成长,走在互联网行业前列。
从2018年起,年度总结文章里基本不列举年度计划...这篇文章发给个人群里小伙伴试读时,有人说写写2021年度计划呀。那就简单写下2点:
第一点是:自媒体好好运营,特别是公众号「若川视野」,创做出更多优质的内容,适当招聘小助理分担部分工做,尝试更多可能。
第二点则是:「好好工做,多赚点钱」。
不知不觉写了5000+字,感谢做为读者朋友的你看到这里
。
最后农历新年即将到来,预祝各位读者朋友过一个快乐中国年。在新的一年,碰见更好的本身。
若川 2021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