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对Android P(Preview 1)的源码分析,实现了三种绕过对调用隐藏API限制的方法,有效性均已获得验证,可以成功调用系统隐藏API。java
首先抛开Android P的具体实现过程,安卓系统要实现限制用户代码调用系统隐藏API,至少要作如下两个区分:android
具体到Android P的代码实现,它会在全部经过反射方式和JNI方式获取Method和Field的地方调用如下函数判断是否用户代码调用了系统的隐藏API(位于art/runtime/hidden_api.h),若是这个函数返回true,那么说明用户代码调用了系统的隐藏API,Android P(Preview1)会经过log发出警告,用户代码仍然可以获取到正确的Method或Field,在后续版本中获取到的Method或Field极有可能为空。api
那么它是如何进行上述两个区分的呢?app
下面咱们以调用android.app.ActivityThread类的currentActivityThread这个隐藏方法为例,讲解绕过限制的方法。ide
经过上面的论述结合源码分析,咱们发现只有在经过反射方式和JNI方式获取Method和Field时,系统才有可能拦截对隐藏API的获取,也就是说直接调用是能够的!所以方法一的核心思想就是千方百计直接调用系统隐藏API。具体实现时须要用Provided方式提供Module或自定义android.jar。下面以一个例子说明实现过程。
咱们新建一个普通的android工程,在其MainActivity中直接调用ActivityThread.currentActivityThread();发现IDE提示找不到类ActivityThread,这是由于在sdk的android.jar(位于SDK/platforms/android-XX目录下)中并无这个类的声明,可是在实际运行时这个类是存在于系统中的。咱们的解决方法是以Provided方式提供一个Module,在此Module中提供须要的类(Provided方式是为了编译经过,这样的Module的代码并不会编译到最终的apk中)。具体操做以下:
新建一个Module,其类型为Java Library,命名为libfakeandroid,而后在app的build.gradle中以Provided方式依赖libfakeandroid
函数
完成以上操做以后,MainActivity中就能直接调用ActivityThread.currentActivityThread();方法了。在Android P(Preview1)系统上运行不会出现警告log,成功!
注意:若是须要调用的隐藏API所在的类已经位于android.jar中,Provided方式再也不适用,此时须要自定义android.jar,将须要的Method或Field添加到android.jar中。
优势:实现起来很是简单方便,而且稳定性很好。
缺点:只能调用访问权限为public和default的Method和Field,不能直接调用protected和private的。工具
如今回头看"限制原理"中论述的两个区分,其实只要咱们可以混淆任何一个区分点都可以成功绕过此限制。混淆第一个区分点,会让系统错误地认为本来隐藏的API是公开的;混淆第二个区分点,会让系统错误地将用户代码调用识别为系统代码调用。方法二的核心思想就是混淆第二个区分点。
关注第二个区分点,能够发现,其实只要在BootStrapClassLoader加载的类中有任何一个帮助咱们进行反射的类就能绕过这个问题,那么咱们可否将咱们apk中定义的类的ClassLoader改成BootStrapClassLoader呢?答案是确定的!查看art/runtime/mirror/class.h可知SetClassLoader函数能够为一个类指定ClassLoader,用IDA查看/system/lib/libart.so确认此函数位于导出符号表中。SetClassLoader的第一个参数类型为ObjPtrmirror::Class,如何将jclass转化为此类型呢?经过在Android源码中查找,在art/runtime/well_known_classes.h中有一个很是合适的函数ToClass可以完成此任务,其声明以下
源码分析
方法三经过混淆第一个区分点突破限制。gradle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三种在Android P上调用隐藏API的方法,分别有不一样特色和适用范围,工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状况选用不一样方法。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