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CU的学习中,大部分人都是学习别人的开发板,例如正点原子、野火等,优势是有可靠的教程和代码,缺点是容易让人有种本身所有都学会的了错觉,听了课程编写了代码,运行正常。git
这个时候,能够尝试自已作一块属于本身的开发板,尽管它的电气特性可能没有那么好,没有达到商用的标准,但这个过程当中会踩到不少坑,这样对驱动的理解才会更进一步。MCU的开发板基本都是双层版,不要去仿制正点原子或野火的板子,最好本身设计,参考官方文档资料,建议提升一下动手能力,也提升了本身的软件开发水平。github
本人大学期间作的东西基本都是在学长的基础上修改的。毕业了,公司产品从ST32转向国产GD32,发现本身在一些方面学习的很模糊,没有学习到精髓。因此设计一款兼容STM32F207和GD32F207的开发板,用来重温学习。app
下图来自STM32F207的datasheet。ide
①表示Vcap1和Vcap2接了2.2uf的电容接地,每一个接1个电容;布局
②表示VDD1到VDD15接上VDD电源,再接电容,接地。Vss接地。PCB布局,尽可能把电容离管脚近;学习
③表示可能有15个VDD,同理Vcap1和Vcap2只有两个方块,说明有两个电源引脚;url
④表示VDDA链接VDDA,VDDA和VSSA,那么就是他们给ADC等模块供电,没有的话,就是VDD和VSS供电。其中Vref+和Vref-是ADC模块基准电压,能够直接连VDDA和VSSA;spa
⑤必须其中有一个VDD链接上4.7uf电容,(注意:STM32F10系列必须是VDD_3链接4.7uf电容);设计
⑥表示Vref+能够链接其余的基准电压,可是要链接10nf电容+1uf电容,其实就是并联。orm
注释:
10nf+1uf 就是并联电容
100nf = 104 10nf = 103 1uf=105
下图见:STM32F207用户参考手册,编号RM0033
boot0能够不下拉电阻的,片内有下拉电阻,实际项目中,仍是须要下拉电阻,保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从Flash启动;
采用跳电阻的形式选择,实际项目,只须要BOOT0就好,学习的板子,两个都设计吧。
STM32F207官方评估板电路:
下图见datasheet
上图看出,官方建议下拉0.1uF电容,再接复位按键,当管脚是低电平的时候复位,官方评估板电路采用电阻降压,注释donot fit,
采用3225封装的无源贴片晶振。
晶振资料
Load Capacitance:负载电容
我的通常配18PF电容
下图是ST的评估板原理图
其中,低速时钟为了片内RTC
根据ST的评估板,JTAG有上下拉电阻,实际应用中,使用SWD接口,只须要VCC,TMS,TCK,GND四根信号线,没有上下电阻也没有影响。
一、复位采用max809
二、不管是否使用模拟部分和AD部分,MCU外围出去VCC和GND,VDDA、VSSA、Vref(若是封装有该引脚)都必须要链接,不可悬空
三、兼容GD207和ST207,原理图上作一下图示四种处理
差别区别:
设计兼容STM32F207和GD32F207的开发板,其余外设资源电路直接参看原理图。
板载资源有:
USB串口
网口(RTL8201)
两颗LED
RTC
NorFlash
电源(5V转3.3V)
TF卡
触摸按键
4个独立按键
8位并口LCD
USB
ESP8266的WIFI模块
ESP8266的USB下载口
原理图和PCB源文件可以使用下面连接进行下载:
https://github.com/strongercjd/STM32F207VCT6
设计缺陷
四个角忘记放置定位孔
BOOT0和BOOT1的丝印错写为GND
很水的原理图和layout
没有纽扣电池供电给RTC
点击查看本文所在的专辑,STM32F207教程
免责声明:上述设计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在普通室温环境下使用没问题,对于参考电路形成商业产品或工业产品故障,本人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