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是本身职业规划的重要一环,能够说属于和司考同样非过不可的。
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辛苦一年报六门,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在毕业前过完综合阶段,直接目的是拿中华会计网校的奖金(过六门1万左右哦,这也是我没报东奥的决定性缘由O(∩_∩)O~)。
我发现,完美老是和我无缘,有那么坑爹的一门没过,奖金也没了,毕业前过完综合阶段的计划也泡汤咯。至于过了那五门的具体成绩,就很差意思讲咯,没什么80、90分的,都是低空摔过。
言归正传,说些有用的东西。
窃觉得,任何考试无非三大步骤:
第一,搜集信息,确认此考试价值及吸收前人考试经验;
第二,制定考试计划;
第三,正式复习及修正计划;
1、 关于搜集信息
1.1 关于CPA价值的信息源
首先,师兄师姐或其余长辈,特别是和你理想职业同一领域的,好比你但愿将来进入券商投行部,你能够找在券商投行部的师兄师姐或者亲戚之类的,他们会告诉你,CPA对你进入该行业价值大否?
其次,看招聘职位说明,好比你想去券商投行部,你会发现不少标明“经过CPAXXX优先”,这就说明CPA有价值了。
再次,你能够到相关论坛发问,仍是以券商投行为例,你能够去投行先锋论坛发帖问CPA的价值,或者直接在论坛里搜。
最后,百度一下吧。
1.2 关于CPA考试经验的信息源
太多太多,好比中华会计网校论坛,考试吧等等。 百度一下吧,大把大把的考试经验,虽然有点空,好比我这篇文章,但给你一个感性认识及总体把握仍是能够的。
2、关于考试计划
制定计划是个至关兴奋的过程,当你确认了CPA的价值,下定了决心,并看了许多像本篇文章同样的经验贴后,你开始制定宏伟的计划,一想到本身即将成为全国仅有的那几十个六门全过的牛人,动力也倍增。
是的,关于动力,我必须强调一下,没有动力,CPA六门就算了,过一两门还差很少。能够说,动力是一次准备六门最重要的因素,什么所谓方法,计划,资料啥的,统统都是浮云,有了充足的动力,你才能天天坚持看这些不能再枯燥的东西,才能背这一堆堆公式以及作大量的练习。
挖掘一切你所能挖掘的动力吧。这一点虽然空,但相当重要。
关于个人复习计划
总期间: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10月12日
四个多月复习时间,除掉中间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所占用的时间,满打满算,120天。
前三个月属于有些放松时期,天天真正用于CPA的时间约6小时上下,最后一个月,巨大压力下,开始进入暴走模式了,天天充分利用的时间约12小时上下(最长时间的超过18小时,也有些由于上课等缘由,只有6,7个小时)。
这样算下来,总共复习时间为900小时,也就是平均天天7.5小时。
第一轮复习——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7月1日——扫盲+基础知识复习
所谓零基础,就是连啥叫借贷都得理解半天。为此不少经验贴建议先看一些基础会计的书,因为我属于极度不肯看书的类型,因此,半本基础会计的书都没看。
个人作法是,直接听中华会计网校的预习班,挺不错的,一遍下来,对知识有了个总体的框架。
以后,我老老实实地把上一年的基础班课件听了一遍
完成“预习班+上一年基础班课件”后,基本上能达到看懂题目答案以及作一些简单的题目的水平,固然,这种水平上考场基本就成炮灰。
在此,必须警示的是,这段时间必须开始作练习了,哪怕是简单的练习,好比轻松过关1或者梦想成真1或者网校的课后习题。
总之,必须作题,不要等到彻底达到作题水平了才动手去作一些题!
我此次备考最大失误就在此,老是想着等学通一点了再作题,结果等到最后一轮,根本没时间作基础的练习,只是练练例题而已。
这种懒于动手也让我错过了全科经过的大好机会!
网校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固然也须要很是强的自制力以及足够的动力,不然极有可能致使三天捕鱼两天晒网,有了网校,你看不下书,作不下练习,老是享受着老师给你讲课,而不肯看书,不肯动笔。这是网校学习的弊病,惟有强大的自制力可以克服之。
第二轮复习——2012年7月2日至2012年9月5日——基础知识二轮复习
12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考纲教材都晚的出奇,具体何时出的如今真回忆不起来了,大概是六月底,七月初吧。
考纲教材一出,网校最新的课件就不断更新了,在网校课件更新完四分之一左右时,第一轮复习必须结束,第二轮必须开始咯。(固然,本文主要是关于一年过多门的经验,一两门就不必这么早了)
第二轮的主要内容是网校最新课件的基础班全部课程。
具体的听课要求是:
一、听懂网校老师的每一个知识点,不懂的部分听其余老师的或者听其余班的,好比提升班或冲刺班(这也是中华的好处之一,老师多,班次多,报个特点班基本就够用了。像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知识,我是听了几个老师的讲解,作了他们出的例题才攻克的,今年还真有三四十分是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赚到了)
二、把讲义里的例题都作一遍,最好听课前或者至少在老师讲解以前作一遍(固然时间不够或者实在没有思路就只能先听老师讲解一遍再本身作一遍),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并且再次强调,单凭讲义例题绝对不够,特别是财管、税法以及会计。
三、最好把讲义打印出来,这点钱就不要省了。 边听课,边作好笔记。 固然,不要每一行都划线,划得花花的。(总之,一切以方便反复学习为准)
四、制定好循环复习计划,好比一周学过的讲义,在周日都过一遍,不懂的部分再去听一遍;
五、充分利用网校答疑功能,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本身不肯定的知识点,必定要提问,并且最好从多个角度问,千万别担忧累死网校老师。(反正个人提问总数好像是两千多条)。
作好以上五点听课要求,若注会考试不计时,确定全过了。(固然不计时是不可能滴,因而就须要后面的几轮了)
第三轮复习——2012年9月6日至2012年10月7日——背诵+练习
第三轮我基本就作了三件事情:继续听网校、作习题班练习、背基础班讲义。
这一轮相当重要,前两轮只是让你学会作题,但速度极慢,漏洞百出。 没有这一轮,基本也就一炮灰,仍是那种特别悲催的50分上下的炮灰。
关于听网校课程:
本轮主要听网校的习题班,而且作习题班的题目。
网校习题班和基础班同样,也是有不少老师,选一个你喜欢的老师就能够了,固然在莫有思路的状况下,最好选名师吧。
听习题班的具体要求:
一、提早作题,若是是主观题必定要在键盘上敲出来,不要想个大概就对答案,这是基本。
二、不会作、不愿定或作错的题目留心听老师讲解,听不懂的再去答疑系统问。
三、学会触类旁通,作题目的同时要考虑题目的相关考点,并去答疑系统验证本身的推断。
关于作练习:
一、作题要求同上,总之要模拟考场氛围,卡时间;
二、错题整理起来,方便复习;
三、循环复习,每周安排一天看本周作错或者不理解的题目。
关于背诵:
一、天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第二轮的讲义,不理解的部分立刻听课补回来;
二、税法、财管的一些公式、会计的分录、审计的套路以及公司战略的内容都要好好背诵,说到底,CPA难就难在内容太多,学了这个忘了那个;(为何没有经济法的背诵内容,拜托,我是法律人,经济法是须要复习的么?)
第四轮复习——2012年10月8日至考完——背诵+模拟题
离考试只有几天了,说实话,这一轮开始的时间应该更早一点,这也是我本次考试的一大失误。
关于背诵:
和第三轮同样,循环背诵,背彻底部又从头再来。
模拟题:
作网校的模拟考题
具体要求是:
一、时间与考试一致或者提早十分钟左右;
二、改分尽可能严格些;
三、模拟题作55分左右,过那一门就没什么问题了,(反正个人税法是模拟题60分上下,而后CPA成绩是70多)
(提示一下,网校的模拟机考系统真心不错,就不要省那几个钱了,反正我本身是省了钱,结果没过那一门就是由于模考系统没练熟。)
3、正式复习及修正计划
关于正式复习,上面第“二”部分已经讲得很详细了,这里就说说就个人考试经历而言的修正计划部分。
计划老是美好的,但执行起来每每是另外一回事。
对大多数人而言,能执行计划的百分之七十已是难能难得了,一方面,执行力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有就能有;另外一方面,人每每在制定计划时过于亢奋,以至制定了超越本身执行能力范围的计划,固然不可预见事项的发生也是一大缘由。
对于我而言,个人习惯是制定本身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增长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强度,这样能够更好地鞭策本身。
本次备考的计划中,最大失误在于错误地估计了练习所须要的时间,结果就是到第三轮才开始练习,以至于每一门在考试时都不处于熟练状态。
虽然想事后面修正计划,把精力更多放在练习上,但已经为时已晚。
4、对于各科难度
在机考的大背景下难度排名以下:财管>会计>审计>税法>战略>经济法
若是单从卷面难度以及考虑零基础考生而言:会计>财管
能够说机考让财管与税法的难度大大增长了,你想一想,你首先要在一闪一闪的烂电脑屏幕上看题,而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列式子计算,而后再放下笔,点计算器,而后再拿起笔,把数字写下来,再放下笔。以后再放下笔,拿起鼠标,敲键盘,而后再按该死的特殊计算符号框,再输入。作一道计算题,就须要右手来来转换屡次。
真是很是很是麻烦,若是没有考前练习模考系统的话,考财管基本就一个死字,反正做者本人就是死在速度上了。 平时都至少能勉强作完整套试卷的,考试时却最后两题都没作完,不死都不行啊。
固然,从纯知识角度而言,也别是对零基础考生而言,会计无疑是最难的。
至于不少人说审计很难,那确定多半是人云亦云,就我而言,审计的难度甚至都低于税法或者战略了,说白了就是一些套路,记熟了便无压力过了。
5、各科特色分析及复习方向
会计
特色:对于零基础备考人员而言,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科目,是税法、审计、财管的基础,现实工做中做用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复习要点:
一、无论可否听懂,第一轮必定要坚持过完;
二、第二轮时开始好好背分录,有了第一轮的基础,许多概念正常人应该都能理解个七八十了,把分录背好,并把例题的分录都背出来,默写出来;
三、会计分录复习的有效方法是对着资产负债表默写分录,必定要作到每一个会计项目都熟悉,而且重要的项目可以从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转换这几个阶段都熟练于胸;
四、合并财务报表、长投及会计调整这个版块的知识点必定不能由于难就放弃了,必须搞懂。一遍不懂能够多听几遍网校,或者多作一些题,充分利用答疑系统。
审计
特色:传说中最难,实则纸老虎也。 实务中很是有用,我在投行实习时便托证监会551号文的福,审计知识也大大用上了。
复习要点:
一、硬着头皮把前几章看完,司法解释部分及独立性部分比较繁琐一点,后面的审计程序部分就很简单颇有逻辑性了。
二、司法解释部分好好背背要点、独立性部分背一些要点的同时,从每一个人都是惟利是图的角度出发理解即可。至于后面的审计程序部分,注意体系感,最好看看网校讲义或者资料的知识体系图,明确审计程序从风评到最后出审计报告以及期后事项之类的整个过程便可。审计报告部分无非识别几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并背一下报告行文便可,最后的内核也是背背要点。
三、在掌握整本书大致知识基础上多作主观题练习,最好作真题,并研究真题答案,发现套路。 好比违反独立性或者职业道德的不就那么几种状况,总结总结就能够了。 再好比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就那么几种类型,多总结即可以了。
四、提示一下,关于报告类型的判断,这个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否认意见可不是随便出的哦!好好总结吧。
财管:
特色:如前所述,由于改为机考,原本就不简单的题目,难度已经提升到了最难的级别,不要心存侥幸,必须好好作练习,速度才是王道。 至于实际工做中的用处,我在工做中最经常使用到的仍是财务比率的问题,也就是第二章的内容吧。
复习要点:
本身没考过,都很差意思说复习要点咯,仍是说教训吧。
本身过小看财管了,觉得每题都会作就OK了,实则否则,就在这种每题都会作的状态下,去年财管考试,最后两题都没作完。 悲催。
之因此速度慢,三个缘由,一则机考不熟练;二则练习量太少,作题速度慢;三则选择题出现一些概念性的题目犹豫时间过长。
从新审视财管这一门课,我认为练习为重,足够的练习,即便再变态的考题,过也没什么问题。
税法:
特色:可速成的一门相对简单的科目,但因机考缘由,难度有所增长。 实用性强。
复习要点:
理解固然是基础,但听一遍叶青老师的课,估计理解不是问题了。
剩下就是背诵及练习了。
背诵是必备的,不少税率考试是不给的,好比某些印花税的税率。
练习一则练速度,二则学会运用公式,学会把题目中的条件转化成公式。多说无益,和财管同样又是一门须要多练习的科目,固然由于知识量小,理解难度小,因此能够速成的。
只考一门的同窗能够花个15天左右。
公司战略:
特色:暂时来讲是最简单的科目,预计会愈来愈难。 实用性暂时来讲较差,主要用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吧。
复习要点:
狂背两星期就能过了。
不会影响其余科目的复习。
经济法:
特色:纯法学范畴,与会计基础无关,实用性还行。
复习要点:
若是是法律人,真的能够裸考了,反正我是裸考的。框架
6、科目搭配建议
若是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一次报六门固然最好,但每每你们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巧妙搭配仍是很重要的。
由于做者曾经作过几年注会报名代理,见过数千同窗的科目搭配,如今总结以下:
一、按复习时间
一个月时间:
一、税法+战略(已过会计或者已有较好会计基础状况下)
二、战略+经济法(适合没有会计基础,但想试试CPA,但时间又很少的考生,好好背)
三、会计(会计基础扎实或精力充沛者)
四、审计(已过会计或者会计基础良好,审计是纸老虎,一个月绰绰有余)
两个月时间:
一、经济法+税法+会计
二、经济法+公司战略+财管/会计/税法
三、会计+审计+经济法
三个月时间:
不用搭配了,六门一块儿吧。
二、按考试顺序:
(假如每一年都能拿出两个月整的时间或者化整为零有个360小时左右复习时间)
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法律人)/战略(非法律人)
第二年:财管+审计+战略(法律人)/经济法(非法律人)
第三年:综合阶段
第四年:写写经验贴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