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说了不少Java并发和线程安全的东西,也提到并对比了内在锁和J.U.C包(java.util.concurrent包,后同)中Lock的锁。从这篇开始,对Java并发的整理从理论进入“实践”阶段,本篇对Lock、ReentrantLock和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作简要分析和整理。先从Lock这个interface提及,而后分析ReentrantLock和AQS的实现。 java
0. 咱们先看下Lock接口和ReentrantLock的大致实现。下面是去掉JavaDoc相关注释的代码: node
public interface Lock { void lock(); void lockInterruptibly()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oolean tryLock();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void unlock(); Condition newCondition(); } |
|
能够看得出来,Lock能作这样几件事: 安全
再来看下ReentrantLock的状况: 数据结构
|
public class ReentrantLock implements Lock, java.io.Serializable |
除此以外,ReentrantLock是可重入锁,还有一些支持可重入的方法,这里不细说。能够说ReetrantLock是基于它的内部类Sync的对象来实现的,接下来看下Sync的类层次结构: 并发
从eclipse中看,类层次结构一目了然,Sync被FairSync和Nonfair扩展,而父层有AbstactOwnableSynchronizer和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前者实现了当前同步器被哪一个线程占有的逻辑,实现了get/setExclusiveOwnerThread()方法,肯定获取当前互斥锁的Thread对象。后者则是java.util.concurrent包中很是重要的类,下面就重点来讲说这个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 eclipse
1. AQS的队列结构和队列节点 ui
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名字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类是抽象的队列的同步器。同步器不用说了;有关抽象的,以及具体如何和扩展的子类配合实现加锁和解锁,后面那段会具体描述;这里咱们看看AQS的比较重要比较核心的部分,也就是状态处理和队列的实现。 spa
从AQS类在eclipse的outline中,能够看出,除了序列化和具体的Unsafe底层操做相关的东西,AQS有三个最重要的属性和两个内部类: 线程
其中state是当前的锁状态,一般(至少ReentrantLock是这么用的)这是锁是否被占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ReentrantLock实现中是得到锁的重入线程数,0的时候是没有线程占用这个锁的。而和AQS实例绑定(就是非静态的内部类)的ConditionObject类是与条件对列相关的对象,后面细说。剩下的最重要就是Node静态内部类,也是构成队列的主要数据结构。其实此Node实现也并不复杂,就是一般的双向链表结构,有指向先后节点的引用,除此以外就是链表节点的数据部分,有以下属性字段: code
在锁队列维护上,其实是双向的。每次建立新节点,以当前线程为数据,nextWaiter指向互斥常量或共享常量。新增结点时,获取tail,并设置新节点的prev为tail,并尝试原子操做设置新节点为tail节点,若是tail结点为空或者设置tail结点出问题则调用enq方法循环尝试,其中为空 状态时,则new一个空Node为head,并让tail=head。
出队列的操做其实是和线程相关的,在阻塞等待得到锁的过程当中或者是执行condition的await()时,调用acquireQueued()方法,循环比较当前线程结点的上一个结点是否是head并调用tryAcquire()。若是成功,则设置当前node为head,并解除当前node向前以及前一个结点指向当前node的引用(设置为null),这样前一个结点就失去了引用链上的引用。第一次出队列的是首次初始化队列时建立的空Node对象,后面依次是以前被解锁的线程对应的node。固然,若是tryAcquire()不成功,则会将判断当前node的状态,若是是0则设置为SIGNAL常量并用LockSupport的park()方法挂起当前线程。
2. Sync和AQS的配合以及ReentrantLock的lock()和unlock()实现。
前面简单说到过,ReentrantLock的lock方法调用了sync的lock()方法,而不论是公平实现(FairSync)仍是非公平实现(NonfairSync),所作的主要工做都是调用AQS的acquire()方法。而unlock()方法更直接,调用的是AQS的release()方法。
更进一步,对于acquire()和release()方法,所作的大概操做有两样,一个是调用名字为try开头的方法,即tryAcquire()和tryRelease()等,此外就是作队列和线程相关的操做。而对于AQS,有以下五个方法是未完整实现,须要扩展的子类进行定义的:
结合ReentrantLock及其内部类Sync(以NonfairSync为例)的实现,主要是tryAcquire()和tryRelease(),咱们看下如何构造锁操做。
当加锁时,调用acquire()方法,acquire()会尝试原子操做tryAcquire()。这个方法在非公平实现中,主要是经过AQS的state来检查和维护锁状态,若是state是0,说明没有线程占有这个锁,若是不为0而且锁的占有线程是当前线程,则是重入的状况,都可以得到锁并修改state值。若是是首次得到锁,则设置锁占有线程为当前线程。固然,若是前面两种状况都不知足,说明尝试得到锁失败,须要作前面段落所述的队列操做,建立一个等待结点并进入循环,循环中的park()调用挂起当前线程。
当解锁时,作对应而相反的操做。release()调用tryRelease()方法,若是修改state值成功,则找到队列中应该唤起的结点,对节点中的线程调用unpark()方法,恢复线程执行。这个操做在被恢复执行线程acquireQueued()方法的循环中完成,释放头结点并返回是否中断的状态,继续执行。
3. Lock的五个特色方面:尝试性非阻塞得到锁可中断、时间调度、公平性、一对多。
下面在简单介绍下ReentrantLock比起内在的synchronized锁的一些优秀特色的实现:
4. Condition的实现。
至于条件队列的实现,前文也多少提到了一些。AQS有个实现了Condition接口的内部类ConditionObject,其复用了锁队列的Node结点,单独为每一个条件维护了一个单向链表队列。
当await()时,建立一个状态为CONDITION常量的Node类结点,释放当前线程的锁,并进入一个循环。这个循环退出的条件是结点已经被放到锁队列上或者是检测到了中断作中断处理,循环的内容就是不断的去park()掉当前线程。当循环退出后尝试从新得到锁,以继续执行等待后的代码。
而signal()/signalll()方法更好理解,主要操做就是将一个或者多个Node对象的状态设置为0,并将该节点加入获取锁的队列中,恢复线程。
本文对java.util.concurrent.locks的可重入锁机制和AQS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后续也有可能会对ReentrantReadWriteLock和Semaphore作分析。更详细的逻辑还请参照JDK的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