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看看原码、补码和反码

  最近这破事贼多,都没有什么时间写写博客,都很久都没有更新博客了!不过日常看jdk源码的时候有很大的感触,就是基础真的很重要,那什么是基础呢?除了java的基本语法以外,最基础的莫过于原码,反码和补码了以及基本的运算了!java

  又是我是编程半路出家,最开始的时候学过一点这些东西,当时只是感受,擦!我是写代码的,这些原码什么的有个鸡儿用,有时间看这个还不如多写点代码!可是如今,看了很多源码,回头一看却忽然发现本身基础太薄弱了,赶忙补一下基础,装做基础很扎实的样子@_@面试

 

1.原码、反码和补码算法

   你们应该都知道,数据在计算机中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好比 byte a = 6;  byte b = -6编程

  分为两种状况来讲,一种是正数,一种是负数;对于正数6来讲,原码就是0000 0110,反码和补码也是这个;而对于-6来讲,原码就是1000 0110,这是为何呢?由于最高位(最左边的)是表示符号,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数组

  不论是byte,short,int仍是其余的数字,最高位都是用来表示符号的,因此-6的原码就是1000 0110,负数的反码就是符号不变,其余的取反,就是1111 1001;负数的补码就是在反码的基础上加1就好了,因为是二进制的,是逢2进1,因此补码就是:1111 1010,;spa

  注意:计算机中的加减运算(计算机中只有加法,能够经过加法表示减法,就是用过补码的形式,看下面栗子)指的是补码之间的运算!并且负数在计算机中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在并参与运算的,若是要变为十进制,就首先须要变为原码而后才能变为十进制或其余进制的数;code

  那么0怎么表示呢?咱们能够简单看看:0 = 6-6 = 6+(-6)= [0000 0110]+[1111 1010]=[0000 0000]=[0000 0000],那么有人要问了,补码1000 0000那又表示多少呢?再看一个简单的-1-127=(-1)blog

+(-127)= [1000 0001]+[1111 1111]原 = [1111 1111]+[1000 0001]补 = [1000 0000]补=[0000 0000],两个对比一下,若是都使用原码的话同一个原码[0000 0000]能够表示两个数0和-128,而用补码的话却能够一个补码对应单独的一个数,很明显,一个补码对应一个数更符合咱们的需求!!!索引

  补充一下,对于负数来讲,原码和反码之间相互转化,试着理解着记忆:ip

    原码------>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 ;好比 [1000 0001]原 =  [1111 1110]

    原码------>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而后+1;好比 [1000 0001]原 =  [1111 1111]

       反码------->原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好比 [1111 1110] =  [1000 0001]

    反码------->补码:+1  ;好比 [1111 1110] =  [1111 1111]

    补码------->原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而后+1;好比 [1111 1111]= [1000 0001]原 

    补码--------->反码:先变为原码,而后变反码;好比 [1111 1111]补 =[1111 1110]

   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只要记住在计算机中运算的话,都是以补码的形式,并且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过程,画一个简单的图,计算机中运算都是用补码来进行的;而中间的转化过程计算机能够十分迅速的转化,这个就不用咱们操心;下面咱们就看看那个运算到底包括哪些运算。。。

 

 2.基本的运算

  提及现实中的运算,无非就是四则运算,加减乘除,而对应于计算机中也有加减乘除,加减已经在上面说了,能够用补码的加法来实现加减,可是乘除呢?在这里咱们就说说最简单的乘除法啊,乘以2和除以2这种,若是是乘除其余数仍是比较复杂的,暂时我也没有什么兴趣研究,有兴趣的小伙伴能够查查计算机中乘除法的实现,你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以byte类型来举例,byte类型最高位是符号位,因此范围是在1111 1111到01111 1111之间,变成十进制也就是-127到127,加上0000 0000这个原码对应两个数0和-128,因此整个的范围就是-128到127;

  乘除也是分为两大块,正数和负数;

  2.1 正数乘2运算(左移用<<表示)

  咱们看看一个简单的数(这里我正数也写一下补码):byte a = 5; 5的原码为:[0000 0101]=[0000 0101];乘以2就等于10,原码为[0000 1010]=[0000 1010]补 
  看看这两个补码有什么关系?就是将5的补码最右边添加一个0,最左边去掉一个0!最好是将5的补码看做一个总体,这个总体向左移动一位,左边超过的位数直接去掉,右边空的位置添0

  

  这个时候会有一个问题,假如二进制补码是0100 0000,也就是64,向左移动一位,你以为是多少?答案是-128,按理来讲应该是正数的128啊,为何是负的呢?记住,这个移位操做是会覆盖符号位的,往左移动一位的补码是1000 0000,注意,这里千万不要变成原码,在第一节中说过了补码为1000 0000的就是-128(这两个补码必定要注意点,很特殊,0000 0000表明十进制的0,1000 0000表明十进制的-128!千万不要变成原码比较,由于他们的原码都是0000 0000没法区分)

public void num() {
        byte a = 64;
        byte b = (byte) (a<<1);
        System.out.println(b);//-128
        
    }

 

  2.2 正数除2运算(右移用>>表示)

  既然往左移动一位是乘以2,那么往右移动一位确定是除以2了!可是记住一个规律,往右移动的话,右边超出来的部分去掉,左边空出来的位置添加和符号位相同的数!(记住了规律这个负数的右移同样的)

  举个例子,65的补码0100 0001,向右移动一位,补码应该是0010 0000,记住,此时最左边的0是根据符号位是0才添加的0,是正数,右移后的原码和补码同样,那么变成十进制应该是32,这里能够看出一个大于0的奇数右移一位的结果就是除以2而后向下取整,偶数的话直接就是除以2了

public void num() {
        byte a = 65;
        byte b = (byte) (a>>1);
        System.out.println(b);//32
        
    }

  

   2.3 负数乘2运算(<<)

  正数其实比较容易,可是负数的话就稍微麻烦一点!例如-127的补码是1000 0001,左移一位的补码0000 0010,因为这个补码是正的,因此原码也是这个,变成十进制就是2,有没有以为特别有意思,哈哈哈!知道为何吗?由于byte的范围是-128到127啊,只要是超过了这个范围的就会变成你想不到的数!

  再举个没有超过范围的例子,-6的补码是1111 1010,左移一位的补码就是1111 0100,因为是负的,变成原码为1000 1100,也就是对应十进制的-12,这个结果和想象的同样!

 

  2.4 负数除2运算(>>)

  记住在2.2中说的一句话,向右移动的话,最右边超过的部分直接去掉,左边空出来的位置填上和符号位相同的数!提及来很抽象,举个栗子:-6的补码是1111 1010,往右移动一个位置的补码就是1111 1101,是负的,变成原码就知道对应的十进制是多少了。。。。

 

  2.5.无符号右移(>>>)

  原本都说了正负数的左移和右移应该就说完了,可是呢,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运算方式,就是无符号右移(注意只有无符号右移,没有无符号左移啊!),简单的来讲就是无论正数负数,只要是右移的话,最右边超过的部分直接丢掉,左边空出来的位置都添0就ok了!

  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简单举个栗子吧!-6的补码是1111 1010,无符号右移一位的补码就是0111 1101,正的,原码和补码同样,因此对应的十进制是应该是125,然而实际状况有点问题,代码以下:

@org.junit.Test
    public void num() {
        byte a = -6;
        byte b = (byte) (a>>>1);
        System.out.println(b);//-3
        
    }

  

  打印的结果为何是-3呢?,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操做,在进行右移操做的时候,首先会将该byte类型的数变成int类型的,对int类型的变原码,而后变补码,移位操做以后,取后8位变为byte类型,而后变原码,最后转十进制。。。。是否是贼麻烦!仍是以上面的-6为栗子,-6要进行无符号右移,因此-6的原码应该是32位的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0  //原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10//补码

0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1//无符号右移一位

11111101//取后八位,就是byte类型的补码

10000011//byte类型原码,对应十进制是-3

 

3.简单总结一下

  因为咱们是用一个byte类型的为例,这也是为了方便举例子,否则用个int类型的,随便一个数写出原码都是一大串,看着都眼花。。。其实byte类型的移位运算弄清楚了,其余的类型同样的,看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总结出来一点规律,我就说说个人理解吧!

  首先,咱们要明确当前的数是一个什么类型,进行移位操做以后会不会超出这个类型的范围,若是超出了,咱们是不能直接得出乘以2或者除以2这种简单的结论的,会得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数字;

  而后,若是移位操做以后没有超过当前类型的范围,那么就大胆的说左移一位是乘以2,右移一位是除以2向下取整吧!!!

  再而后,对于一个正数,左移一位就是最高位去掉,最低位添0;右移一位最高位添加和符号位同样的数,最低位去掉;对于负数而言,也是同样的,就很少说了

  最后,就是无符号右移,这里要注意先要变成int类型的二进制原码,变补码,而后进行移位操做,截取后8位为咱们须要的byte类型的补码,再变原码,最后就是变成十进制的了。。。

 

4."或"、"与"、"非"、"异或"

  请注意“或”、“与”、“非”和java中的||、&&、!别弄混淆了,java中的这几个是用来进行逻辑判断的,而咱们这里的“或”“与”“异或”这几个是用来计算二进制的,彻底没有什么相关,虽然写法有点相似,“或”用一根竖线表示|,与用一个&表示,非用~表示,"异或"用^表示,下面就简单说说他们的做用:

  或:在二进制中,两个操做数进行或操做,只要有一个为1,结果就为1,不然就为0;举个例子,-6|3,首先将各自都变为补码,也就是变为(1111 1011)|(0000 0011),根据下图,最后计算的补码为1111 1011,变为原码为1000 0101,对应十进制的-5,因此-6|3的结果就是-5!很简单吧,如今应该知道操做数是什么了吧!

public void num() {
        byte a = -6|3;
        System.out.println(a);//-5
        
    }

 

   与:两个操做数同时为1,结果才是1,不然为0;

  异或: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了,两个操做数不一样结果就是1,不然为0;

  非:就是对本身取反(符号位也要取反),用法以下,由于-6的补码是1111 1010,取反以后的补码0000 0101,对应十进制的5

public void num() {
        byte a = -6;
        System.out.println(~a);//5
        
    }

   

5.简单练习

  若是把上面的都看懂了,理解了那么下面这个就很容易了;

  直接说一下这个方法的用处,就是你随便输入一个int类型的数,它都会给你返回一个2的次幂数,好比1,2,4,8,16.32.64等这种数(1等于2的零次幂,也是2的次幂数)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 0) ? 1 :n + 1;
    }

  这个方法其实很容易,就是将传进去的int类型的cap首先减一,赋值给n,而后n进行5次无符号右移操做,每次右移以后都和n进行"或"操做,最后判断n若是小于零,就返回1,不然就返回n+1

  咱们就好比传入5,那么n等于4,无符号右移一位而后与n进行“或”操做,因为位数太多,我就直接写结果了: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n的二进制补码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0//无符号右移一位而后和n进行“或”操做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1//无符号右移两位而后和n进行“或”操做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1//无符号右移四位而后和n进行“或”操做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1//无符号右移八位而后和n进行“或”操做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1//无符号右移十六位而后和n进行“或”操做

 

  最后右移16位的n结果应该是7,再到return语句,返回的是n+1,也就是返回8,而8就是2^3,知足前面说的返回一个2的次幂数;有兴趣的能够试试其余的数,返回的结果确定是2的次幂数,有没有以为这个算法特别牛逼!简直无敌呀!

  若是你看懂了这个方法的话,你能够打开你的Eclipse或者IDEA,用jdk1.8找到一个叫作HashMap的类,你就能够看到这个方法(固然我把最后的return语句稍微变了一点),这个就是HashMap进行扩容的一个方法,因此咱们能够知道HashMap初始化以及扩容以后的容量,老是2的幂级数,是否是很容易啊!

  固然有的时候面试,面试官会问你为何HashMap的容量要设置为2的幂级数啊?这个问题就有点东西了,首先你能够把这部分算法给他说一下,玛德!源码就是这样写的啊!你还问我为何?而后还要说的话,其实也很容易,还涉及到了一个“与”操做,看看这个(n - 1) & hash,hash就是将一个键值对的key经过hash算法获得的一个很大的数,而n就是hashmap长度,也就是2的次幂数,那么(n - 1) & hash表明什么呢?

  有兴趣的能够玩一下,其实就是至关于hash%n,就是至关于对n取余,这个余数确定是小于n,这样首先能够保证获得的数组中的索引不会超过数组,并且用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数据是均匀的分布在hashmap中的那个数组中,我这里也就是简单提了一下,很容易的!

  有兴趣的能够看看这个老哥的一篇博客https://www.iteye.com/topic/539465,这篇博客是说的比较清楚的了!最好看以前先把jdk8的HashMap源码看一遍,哈哈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