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感悟--入职一年半

这是一篇2012年年末写的总结,拿出来和你们分享一下。编程

从找工做提及

本人自动化专业出身,本科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同窗都进了电厂作运行或检修,而我算是个另类。svn

主因是在大三的时候作了几个嵌入式项目,发现本身对编程很感兴趣,因而毅然决然想当个程序猿。毕业的时候凭着C语言和单片机的一点基础,找到了一家作行业软件的公司,感受还蛮幸运的。工具

入职初期

真正进入到部门大概是2011年八月中旬的样子。刚开始工做的时候座位排在部门经理和一位老员工中间倍感压力山大。学习

可是压力大,兴趣也大。虽然一开始什么也不懂,可是经过本身的努力慢慢弥补上了,加上你们的指导,很快进入状态。软件部的人也基本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google

部门领导虽然日常很忙,可是心思细腻,常常会回复个人工做总结给我建议,还会教我一些小窍门,感受备受鼓舞。调试

一切从模仿开始

在我打好基础以后,就开始带着任务学习,感受这是一种可以快速成长的方法。经过参与程序的BUG修改,了解老程序的原理。经过模仿而后触类旁通能够本身编写程序。通过时间的积累,量变到质变,就能够在已有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自动化

从新学习本身须要的东西

大学的时候主要用C语言,工做以后接触delphi是pascal语法,代码段之间须要使用begin和end包含起来,一开始很不适应,以为很不简洁。但是等本身真正开始了解并熟悉这个语言的时候,我反而以为begin和end包含代码段使程序结构变得特别清晰易懂,使用起来也挺顺手的。基础

要学会“问”的技巧

固然也总结一些问问题的技巧:原理

  1. 问对人,你要问的人,他必须对这个问题比较擅长,不然浪费两我的的时间。
  2. 选好时间,不要选择人家很是忙的时候问。
  3. 找准问题,能在google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就不要问了。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没法解决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收集尽可能多的材料,把问题描述清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给你一些建议,人多力量大,结合的意见越多越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遇到困难,积极面对

工做中总会遇到各类各样的困难,消极对待只会愈来愈痛苦,反之积极面对最后打败困难就颇有成就感。软件

以前提交程序,要修改为5个不一样的版本提交到svn的不一样的路径,一个流程下来花10分钟,特痛苦。

仔细想一想,这个提交exe流程实际上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为什么不写一个程序让它自动执行呢?后来我花了一个星期用Python写了一个自动化提交的脚本,以后你们都用它愉快的提交程序了。

与第三方厂家沟通

有时候涉及到与第三方厂家的沟通,说实话比较痛苦。

这时候要有诚意,表现出互利双赢的态度,描述问题要清楚,对第三方装置有疑问,首先要确认不是本身错了,而后须要找好证据,好比要用以太网抓包工具收集底层报文的证据,而不要使用程序中的调试信息。

诚恳的态度永远是最好的沟通方法。固然也会遇到彻底不买账的第三方厂家,这时候就须要寻求帮助,找相关人员协助,不要本身一我的闷头痛苦。

后记

如今想来特别羡慕当时的工做状态,感受天天都在进步。这种状态或许再也找不回来了,又或者等我换家公司的时候能体会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