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论文投稿邮箱选择的问题html
科研人员,尤为是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是科研工做必不可少的一环。研究是为了揭示天然界未知的现象或规律,若是你揭示了但不交流、不告诉别人,和没研究同样。也就是基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作基础研究的人都很重视发表论文。但论文发表以后,并不意味着交流结束了,还会有同行的讨论、数据分享等不少交流。过去,咱们投稿光来去编辑部的信件就要花上一个来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编辑部与审稿人的来往信件每一个来回再一个来月。一篇文章审下来,即使是效率很高的期刊也要五六个月。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也是同样漫长。网络的普及,为科研人员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用email,有什么问题发封信,一两分钟内,地球另外一边的交流对象就收到了。安全
不少科研人员都喜欢使用单位的信箱,好比我的,xxx@xxx.edu.cn。用这个邮箱,邮件不易被误当成垃圾邮件、间谍邮件,对接收者和发送者来讲,彷佛更安全可靠一些。但正如喻海良的遭遇,单位换了,邮箱被关掉了。别人再也没法与你联系上了。不光是投稿,咱们在工做中,查到的文献以后,想与做者深刻讨论,也常常由于对方邮箱变更而没法联系。顺便说一句,不少学校,在校庆时都说,母校永远是大家的家。但邮箱这种维护费用极低的服务,却没有几个学校愿意为校友长期保留。研究生、博士后邮箱从此几乎确定会变更,教师等固定工做人员也可能由于工做变更被关掉邮箱。服务器
为此,建议研究生,有署名的论文投稿以前,准备一个非高校的大公司的免费邮箱。选择大公司是为了防止公司倒闭殃及你的邮箱。目前,大公司,gmail有被政府封闭的风险,不建议使用。其余公司的我没看出什么问题。固然,有些大型免费邮件服务器因发送的垃圾邮件过多被一些单位拒绝接收,选邮箱应该考察该服务器的多数用户的声誉。我我的使用的是hotmail,感受还行。网络
除此以外,若是每个人有一个永远网址或者网络ID,即使是邮箱变得,网页上有更新,只要是搜索引擎没有被关闭,别人就能够找到你。科研人员的网络ID,还有助于区分姓名相近的人。近几年,发展很快,能够免费注册。固然,未来,若是期刊界在发表论文时,做者名字下面除了物理地址外,加上每一做者的网络ID就行了。搜索引擎
科研人员的网络ID,目前有ResearcherID,OpenID,ORCID等。spa
参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772-630839.htm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