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一台ECS还有一个月到期,就趁这一个月的时间,用它来学习一下梦寐已久的CentOS。linux
因为历史缘由,一直使用Windows环境,还从没接触过任何一种Linux系统。服务器
在服务器端部署MySQL/Tomcat/Ngix环境时,同配置的低成本ECS,若是使用Win系列,除了系统开销就不剩多少了,但Linux不同,没有那么多的UI渲染,能够把宝贵的资源用到服务上,而且稳定性方面也更可靠,因此早就想切换到Linux平台上来。学习
1、准备ECS阿里云
登陆阿里云后台,找到即将到期的ECS实例,执行“更换系统盘”操做spa
原来的WIN系统分分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的 -- CentOS 7.2blog
2、第一次见面教程
很快,系统盘更换成功,它就静静的呆在那里等着我ip
原来的远程桌面用不上了,想要远程链接到Linux,须要更简单的:putty(点此下载)资源
只需填写Host Name,就是远程服务器的IP或者网址,端口默认22不用改,链接类型选择“SSH”部署
最后在Saved Sessions里填一个链接的名称,点击“Save”便可把链接信息保存,下次不用从新输入,直接双击链接名称就好了!
点击“Open”,远程连线!
首先,输入用户名:root,密码是在更换系统盘的时候设置的
最后一行:[root@iZ25f8hk9yzZ ~] # 就表示登陆成功了
其中,root就是当前登陆的用户名,iZ25f8hk9yzZ是机器名,~表示当前所在的是root的宿主目录,#表示当前为管理员模式($表示普通用户模式)
看起来就是这样了,没有Windows轰隆隆的咆哮声,也没有iOS优雅的扁平式图标,但这就是Linux
3、挂载数据盘
刚安装的Linux镜像尚未挂载数据盘,可使用该命令进行检测:df -h
能够看到,只有一个“/dev/xvda1”的40G的系统盘
下面,就开始对数据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并挂载
一、数据盘分区
命令:fdisk -l
能够看到,红框中的“/dev/xvdb”数据盘就是咱们的目标
命令:fdisk /dev/xvdb
输入:根据提示,依次输入 n,p,1,两次回车,wq,分区就开始了
备注:若是已经对该数据盘进行过基本分区,能够在输入 n 以前先输入 d 删除已有分区。
关于linux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 基本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充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4个。基本分区能够直接使用但不能再分区。扩充分区必须再进行二次分区才能使用。须要对扩充 分区创建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限制。
再次运行 fdisk -l 命令,查看新的分区。新分区 xvdb1 已经建立好:
二、格式化
命令:mkfs -t ext4 /dev/xvdb1
因为写这篇随笔是后补的,而且当时没有截图,因此上图是从阿里的教程里引用的,但结果都差很少
三、挂载磁盘
1)写入分区信息:
命令:echo '/dev/xvdb1 /mnt ext3 defaults 0 0'>> /etc/fstab
2)挂载新分区
命令:mount /dev/xvdb1 /mnt
3)检测分区
命令:df -h
到此为止,该数据盘就能够正常访问使用了。
4、小结
因为阿里的ECS提供了不少的Linux镜像服务,因此免去了系统安装的流程,直接进入系统使用的步骤
虽然说没有学到系统安装的部分,但之后绝大多数状况仍是在云服务的环境,因此我的认为安装的细节彻底能够交给供应商去作,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业务上仍是明智的
今天已经把一套崭新的CentOS架设完了,明天将学习Linux上最基本、最经常使用的一些Shell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