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 Julia 语言 (转)

原文地址:编程

https://blog.csdn.net/seekiu/article/details/47397067markdown

 

随着  Julia 1.0版本的推出,人工智能圈子比较炸锅, 好像这门小众语言要赶超Python了, 做为如今编程领域的大佬,Python最被人诟病的就是运算性能,恰巧 Julia 是已高性能并行计算为主打,而且兼顾了语法简洁和动态性,好奇之下找了找网上的相关资料,发现确实是过小众了,最后发现了下面这篇文章,以为有些用处。 编程语言

 

 如下为原文内容:函数

 

上一篇博文中推荐了 Python 的 JIT 编译器 numba,这两天又用空余的时间尝试了一下最近的一个新兴语言 Julia。Julia 的目标设定得很高,将来是要成为一个速度上接近甚至超过 Fortran/C 这样的传统语言的通用编程语言。然而就我这两天很初步的尝试结果看来,它也许有这个能力,但至少目前,对工程计算的人来讲,尚未达到 production-ready 的程度。(固然,这只是基于我我的的编程经验和需求的结论,极可能不适用于其余人。并且Julia自己是一门相对年轻的语言,很值得持续关注。)工具

之因此这样说,有三个方面的理由:性能

  1. 做为一个动态语言,它的 JIT 编译器(在不少状况下)尚未智能到,让我能够同时享受动态语言的便利和它的速度优点。例如最近我在试用 Julia 时最早尝试的就是把原来用 Numba 写的函数重写一遍,然而发现结果很是很差。Julia 版本的函数执行速度至关于纯 Python 的速度,与 Numba 版本相差三个数量级,占用的内存也异常地大。后来发现,最主要的缘由是三层嵌套循环中,循环长度我按 Python 的习惯定义为变量,而在 Julia 中不变的全局量最好声明为常量。仅仅这个修改,让速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但还不及 numba 的速度。进一步的测试还能够经过一些细小的地方来进一步提高速度,如这篇文章作的那样,最终高度优化以后速度也许能够达到接近 Fortran。可是,若是要这样作,为何不干脆用 Fortran 呢?相比之下,numba 的可用性就要高太多了。不过毕竟它如今的稳定版本仍是0.3.10,还须要再给它一点时间发展成熟。测试

  2. 做为一个新兴、小众的语言,相关的工具链还太弱了。没有合格的 IDE,Juno 在我看来如今连半成品都还算不上。包管理彷佛是用的 Git,有时会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时候用 Pkg 倒还不如手动去管理。调试程序也比较痛苦,一方面是不少错误信息跟没给差很少,像我这种不熟悉的人基本只能用 print 一半一半地查,另外一方面是相关的调试工具也还不够好用。优化

  3. 文档、相关信息还太少。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使用 Julia,但网上公开的信息中,官方的文档还比较简陋,其余用户贴出的博客也不多。这致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很难快速地难过 Google 直接获得问题的答案,而每每须要在社区中等待圈内人士的解答。人工智能

另一个对 Julia 印象不太好的是,官网给出的 benchmark 没有多少参考价值,至少其结果中 Python 和 Matlab 都颇有问题,多半是单纯地逐行翻译出来的程序。这就跟我把 numba 的程序直接翻译成 Julia,而后得出结论它很慢同样,是不公平的比较。spa

无论怎么样,Julia 目前看来仍是值得持续关注的,可是目前,我还不会考虑把它做为主要的计算语言。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