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阿里技术演进的缩影:云计算从“萌动”到“心动”

九峰:阿里技术演进的缩影:云计算从“萌动”到“心动” html

做者:IT168社区 皮皮前端

 

这十年来,被誉为改写IT面貌的“第三次IT革命”的主角云计算,在国内已经从最初的“萌动”跨越到了“心动”,也完全“解放”了那些传统的用户端设备,不少互联网企业为了在云计算阵营中抢一杯羹,选择了华丽转身,好比领跑国内云计算市场的阿里云。面对双十一狂欢节带来的高并发,阿里是又是如何选择去IOE的呢?本期名人堂咱们邀请到了2014中国系统架构师大会的演讲嘉宾九峰老师,和你们一块儿回顾这些年不断演进的技术缩影。web

2014中国系统架构师大会以“发现架构之美”为主题,其中特别开设了“云架构与大数据应用”的主题演讲,九峰老师为咱们发表主题为“云计算开启的基础设施新时代”的精彩演讲。sql

 

皮皮(Q1):九峰老师,您的经历很丰富,可否和咱们网友介绍下本身?分享下您的IT职场经历?数据库

九峰(A1):各位网友,你们好!我于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本科学的是飞行器动力工程,硕士换了专业,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以后个人第一份工做是在雅虎一拍,当时它是Yahoo与新浪合做共建的一个c2c电子交易平台,采用的是Yahoo的全球技术。2005年阿里与雅虎中国合并后,我作过一段时间的搜索。服务器

 

到了2006年初,我和几位朋友出来创业了,作了不少web2.0方面的尝试,再后来咱们的创业团队也成为了宝宝树育儿网站的初创团队。毕业五年后,我于2009年12月加入淘宝担任系统架构师的工做,前后作过搜索、广告、无线和云系统,如今我在阿里巴巴集团技术保障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资深系统架构师,负责平台架构和技术的研究,二是云保障总监,负责云系统的保障和运营工做。架构

 

转眼一晃,我工做有十年了,回顾这十年来,个人经历至关丰富,参与过不少项目,其中包括搜索平台、电商交易、线上支付、sns、云计算等一些热门领域的工做,也尝试作过开发、架构、运维的岗位以及一些非技术岗位,我以为每一年都会面临着各类新的变化和挑战,这一路上我体验过创业的激情,也有业务飞涨带来的推背感。特别是在进入阿里巴巴以后,我深感本身的视野和思惟高度获得了很好的锻炼。并发

 

皮皮(Q2):做为SACC 2014的专家顾问,您可否从主题方面分享下本届大会的亮点?app

九峰(A2):先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两个感受。框架

 

第一个感受,端的体验。这10年来,个人工做基本上都是围绕互联网展开的,互联网的一个核心点是“用户体验”。从传统的PC端到如今盛行的移动端,用户体验所面临的挑战是极具颠覆性的.单纯把功能从web端挪到app端,这种体验模式是注定会失败的。这种挑战背后所推进的创新,也许是将来几年发力的重点主题之一。

 

第二个感受,云的支撑。云计算实际上已经为IT企业的变革积蓄了充分的力量。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对于IT初创企业,机房、服务器、带宽、平台软件、开源框架等技术问题是首当其冲必须考虑的事情,都是必经的几个阶段,固然也是很伤脑筋的事情。

 

好在如今不须要那么麻烦了,云计算的支撑,给咱们业务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阿里巴巴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的思考和实践,本届系统架构师大会上个人keynote里也将会提到。前几年国内外的各类技术会议里,讲到系统架构,不少的内容是诸如web2.0系统如何去scale,数据库如何sharding,基础服务的性能如何优化,前端加载时间如何压缩,并发度如何提高等等话题。

 

本届SACC大会上,咱们将会深刻探讨云和端的更多话题,内容更加丰富,相信此次大会会帮助到提你们,提高对架构完整性的认知,也会扩大本身的视野;相信从此几年,围绕云与端的话题将会持续成为主心骨,值得不少公司和我的去努力、去实践、去攻克。

 

皮皮(Q3):云计算的浪潮并非全部公司和开发人员都能感觉到的,云计算到底能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咱们知道,阿里云是国内领跑云计算市场的先驱,可否给咱们分享下这方面的心得?

九峰(A3):云计算这个概念相对来说,确实比较抽象,并且,真正从事过云计算建设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你们众说纷纭,在云计算的理解上也就很难达成一致。云计算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具体的改变,我想经过举例来讲其中的一个有表明性的点,那就是企业对计算能力的应用和管理能力。

 

传统的方式来看,每一个IT企业要经营本身,就要循序渐进的落实每一个流程,包括研发团队的招聘,还要负责采购、搭建和运营这套系统。但随着系统的增加,团队也同步增加,相应的用户需求也会愈来愈高。折算到服务器的数量上,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从百台、千台、万台、十万台,可能会更新到百万台这样的层次上,每一个数量级对综合技术要求的能力都彻底不同。对企业来讲,即使有能力承受得起大规模硬件的运做,但久而久之,会形成大量的人才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浪费,更不要说时间成本了。

 

记得2013年双11的时候,有几十万家商户的订单和发货系统运行在咱们的电商云上,当天处理掉了近2亿笔订单。若是每一个商户都须要从0开始搭建本身的系统,那么这可能涉及到了近百万的开发者,其耗时、开销、重复的轮子数量以及系统质量可想而知。

 

这个例子能够部分反映出咱们对基础设施的理解,阿里巴巴把本身经过技术革新和积累获得的计算管理能力共享出来,让更多企业和我的来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支持社会范围的高效创新;这样的改变和新的结合点,天天都在涌现,也不断印证和激励着咱们的技术使命感。

 

皮皮(Q4): 阿里巴巴去IOE的过程能够当作是阿里技术演进的缩影,可否和咱们分享下阿里技术架构的演进过程?从架构的角度,长期依赖于 IBM大型机的银行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去IOE,哪些企业适合去IOE呢?您可否谈谈您的想法。

九峰(A4):阿里巴巴去IOE的事情最近谈论的比较多。提及来,个人主管振飞和我所在的技术保障部,刚好是集团去IOE的发起和执行者。当时去IOE的想法是比较单纯的,那就是在IOE已经明显不符合以互联网为表明的超大型系统设计思路的时候,如何找到适合咱们本身的技术路线。通过这几年的技术沉淀,还有相似双11这样业务场景的不断打磨,去IOE确实也称得上是咱们基础技术架构演进上的一个小的缩影。

 

在个人概念里,不管是在形态仍是思想上,最近十几年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在不断的更新。记得最先Yahoo在作webserver的时候,Apache甚至都还不支持动态模块;后来随着各类中间件和框架的普及,敏捷开发成为了企业棘手的问题;

 

再过几年,当日志数量愈来愈多的时候,如何作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发力点。因而在这样的需求下,Google公布的Map Reduce计算模型以及Yahoo的Hadoop就应运而生了;时至今日,各类开源软件层出不穷,愈来愈丰富,不少Web2.0时代的企业都在招聘Mysql的DBA,研究数据拆分等技术,由于这比Oracle更省钱;各类新技术冲击力愈演愈烈,好比云计算的推出,大数据的应用,无线端的建设,智能计算等等。

 

尽管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但有两个潜在因素是比较突出的,其一是要不断知足最终用户的需求,其二是要采用“本身”可以驾驭的技术路线。另外,领跑互联网行业的企业若是可以把本身的经验、能力分享出来,对技术前进的推进做用也是立竿见影的。

 

商业软件、开源软件、云计算平台(PAAS),从维护活跃度、服务保障、功能丰富度、性能、扩展性等方面都各有所长,也有不一样的适应人群。我我的的见解,在keynote里会讲。这三者也不彻底是竞争关系,也有彼此互补的地方,你们也能够本身分析分析看。

 

最后补充一句,对IOE有依赖的系统,除了功能以外,一般更加依赖IOE厂商提供的技术服务和保障工做加以时日,云计算的优点会更加明显。

 

原文地址:http://www.itpub.net/thread-1875365-1-1.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