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优化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在根据 nginx 的 accesslog 中 $request_time 进行程序优化时,发现有个接口,直接返回数据,平均的 $request_time 也比较大。原来 $request_time 包含了用户数据接收时间,而真正程序的响应时间应该用 $upstream_response_time。php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个时间的差异:nginx
指的就是从接受用户请求的第一个字节到发送完响应数据的时间,即包括接收请求数据时间、程序响应时间、输出响应数据时间。后端
是指从 nginx 向后端(php-cgi)创建链接开始到接受完数据而后关闭链接为止的时间。缓存
若是把整个过程补充起来的话 应该是:
[1用户请求][2创建 Nginx 链接][3发送响应][4接收响应][5关闭 Nginx 链接]服务器
那么 upstream_response_time 就是: 2+3+4+5
可是,通常这里面能够认为 [5关闭 Nginx 链接] 的耗时接近 0
因此 upstream_response_time 实际上就是: 2+3+4 网络
request_time 是:1+2+3+4
两者之间相差的就是 [1用户请求] 的时间测试
出现问题缘由汇总:优化
这些耗时都会累积到 [1用户请求] 头上去
这样就解释了为何 request_time 有可能会比 upstream_response_time 要大
由于用户端的情况一般千差万别 没法控制,因此并不该该被归入到测试和调优的范畴里面
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 upstream_response_time,因此在实际工做中 若是想要关心哪些请求比较慢的话,记得要在配置文件的 log_format 中加入 $upstream_response_time spa